出租车经营权将实行期限制 多地出台管理条例
2015-1-14 9:39:5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国内出租车市场沉疴已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吴娇蓉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多地出租车停运,表面上看起来与“专车服务”、燃油附加费等有关,但背后的原因还是由于出租车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经营造成的。
吴娇蓉认为,要去除出租车行业顽疾,还需放开准入机制。如果市场化运作,把出租车和商务专车等放在同一市场化平台,目前出租车运价与服务水平等问题可逐步解决。
多地出台管理条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多地出现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诱因为非法营运车辆、“商务专车”抢生意及取消燃油附加费等,但背后的原因则是出租车行业准入受限。
西安市出租车司机李子聪(化名)对记者称,出租车司机每天要交给公司“份子钱”,并承担出租车油费、维修及保养等,此外还要面对非法营运车辆对市场份额的挤压。
而日前甘肃省政府官方网站消息称,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兰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集意见。该《条例(草案)》引进了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将出租车客运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继续经营、车辆更新、新增运力的重要依据。兰州市还在该《条例(草案)》中罗列出经营权管理6种情形,触犯该6种情形有可能丢掉经营权。此举被当地媒体解读为兰州市“出租车经营权拟打破‘终身制’”。
无独有偶,河北省也在2015年1月5日出台规定,将出租车经营权设期限与服务质量挂钩,“今后出租汽车经营权将实行期限制,经营权到期后能否继续经营,将与其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挂钩,优胜劣汰。”
吴娇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甘肃、河北两地的出租车管理条例有益于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但退出机制须和合理的准入机制配套,才能挽救出租车市场。
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吴娇蓉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出租车企业的经营权是政府批准的,一般企业很难获得经营权。“当目前商务专车和打车软件等对出租车运营模式的冲击时,矛头指向了出租车本来就存在的问题。”
记者查阅近年来多地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发现,出租车企业涨价的理由多为公司亏损或出租车司机薪水较低,以此缘由来上调乘车费用与燃油附加费。
吴娇蓉分析称:“很少有出租车企业会说他们是盈利的。”
此外,记者发现,不少受众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也极为关注。
吴娇蓉称,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对乘客来说,乘车费与出租车的服务水平相关,“出租车企业要提价,出租车的服务水平也需同比提升。”
吴娇蓉认为,非法营运车辆猖獗、商务专车与打车软件等现象,从侧面说明市场对出租车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目前的数量,或者出租车的服务质量需要提升。造成此类局面的根源为出租车营运目前并非市场行为,而是行业准入垄断。
吴娇蓉认为,目前继续在出租车市场准入上进行管制的重要性远远下降,政府再用行政手段去限制准入,就没有前几年那么重要,要去除上述顽疾,还得放开准入机制,逐步市场化。“如果市场化运作,把出租车和商务专车等全都放在同一市场化平台,竞争自然会平衡价格,提升出租车的服务水平。”
- 新能源车新政将出:到2020年补贴退坡20%
- 南北车合并尘埃落定 复牌首日股票大涨
- 新能源汽车补贴征言下发 最低标准下降至3.2万
- 深圳加入汽车限牌阵营 一大波“限令”将来临?
- 南北车合并高层人事角逐激烈 新领导班子或“17
- 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解读:4S店品牌授权改为5年
- 南北车合并将定调 人事安排充满悬念
- 日系车在华销售遭遇寒冬 销售陷入白热化苦战
- 新能源车推广:6城市完成进度为零 仅完成目标1
2014年煤炭进口2.91亿吨 “五连增”后首
2014年进口煤量同比跌12.1%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84项 吸引民资意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