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宝马高补贴附带高销量任务 经销商再抵制

2015-1-8 10:38:3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在2014年底,出现了业内鲜有的经销商叫板厂家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宝马经销商向车企索要补贴事件。记者从宝马东莞经销商处获悉,厂商已达成协议:在去年模糊返利11亿元的基础上额外再补贴40亿元,共计51亿元的补贴均以现金的方式结算给经销商。

 

  宝马对经销商的补贴事件再次发酵。

  1月5日,宝马中国(中国)官方回应称,“针对2014年下半年经销商普遍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宝马和经销商积极应对坦诚沟通,已经在财务支持和商务政策支持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补贴事件暂告一段落后,宝马中国逆势调高在华销量目标。1月6日,在宝马2系运动旅行车上市发布会的媒体沟通会上,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表示,2015年宝马在华的销量目标是突破50万辆,实现较低两位数或者较高一位数的增长。

  但在宝马内部,2015年的销量目标则被定得更高。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宝马经销商处了解到,2015年宝马确定的内部挑战目标要求增长率接近20%,其中,国产车为16%,进口车则要达到27%左右。

  由于目前进口车、尤其是豪华进口车市场依然低迷,高企的销售任务目标再次激化了宝马与经销商的矛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有部分经销商开始停止进车,以此对抗宝马中国下达的销售任务。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宝马进口车业务在华增速持续滑坡,其中,11月进口宝马上牌量同比下滑21%。陷入窘境的,不仅是宝马一家汽车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11月进口车上牌量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0%,包括奥迪、大众、雷克萨斯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进口车上牌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因此,中国进口车联席会甚至发出预警,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口车销售亏损严重导致厂商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各家跨国企业要谨慎制定2015年销售目标,以减少经销商的压力,恢复进口车市场的活力。

  高额补贴附带高销量任务

  在去年底宝马初步确定补贴经销商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这一补贴金额再次发生变化。

  日前,一位华北区的宝马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1月4日在部分经销商投资人与宝马再次协商之后,宝马做出了给予经销商更加优惠补贴政策的决定,补贴额度将达到51亿元。”

  根据上述经销商提供的信息,51亿元的补贴主要包括在2014年原来模糊返利(相当于年底返利)11亿元的基础上,2014年再补贴25亿元,其中1.52亿元专项补贴2014年新开业的经销商,36亿元的补贴将按照2014年的批售数量分配。在另外的15亿元补贴中,1亿元将用于补贴新开业的经销商,该补贴将于今年春节前发放。

  据了解,2014年底,宝马曾承诺出资50亿元补贴经销商,2014年和2015年分别补贴25亿元。显然,此次宝马的补贴政策更具吸引力,然而依然有部分经销商不买账,决定停止进车。

  “这主要因为获得这一补贴的前提条件是,经销商必须签订2015年任务书,同时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季度目标的60%以上。由于这一任务过高,因此部分经销商不仅没有签订任务书,而且已经或者计划再次停止进车。”另一家华北区宝马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虽然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已经在1月6日宣布,2015年宝马在华的销量目标是突破50万辆,实现较低两位数或者较高一位数的增长。但是,其针对经销商设定的20%增长率的内部挑战目标,令很多经销商难以承受,尤其是对进口车销量设定的增长27%左右的目标,被经销商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对于国产车而言,占宝马在华销量超过半壁江山的进口车业务对经销商的拖累更大。有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开始,宝马进口车销量增幅就呈现明显下滑的态势,从2014年5月到10月份,宝马进口车上牌量分别1.29万辆、1.16万辆、1.33万辆、1.18万辆、1.45万辆、1.25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73%,-7.31%,-6.59%,-17.54%,0.06%,-5.95%。11月,宝马进口车的终端上牌量增速则同比下滑21%,为2014年最低点,当月上牌量仅为1.2万辆。

  尽管2014年底宝马总部下调了宝马X5、7系等大排量进口车产能,但是,积累的库存车辆目前仍在经销商手中缓慢消化中。“2014年宝马进口车仅X3能够保本销售,其余的车型都亏本销售,宝马7系的优惠幅度已经达到20%以上,宝马X5的优惠幅度达到10%以上,宝马6系则常年6折销售。就7系而言,卖一辆车我们就要赔10万元左右。”上述华北区宝马经销商表示。

  进口车上牌量及价格大跌

  宝马的情况并不是市场个例。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口车市场需求开始逐渐降温,来自国机汽车[-1.92%资金研报]的数据显示,11月进口车终端上牌量急剧降至低谷,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0%,跌至9.3万辆。

  除了宝马之外,2014年11月终端上牌量下滑幅度超过10%的品牌还包括奥迪、雷克萨斯、大众等,其中奥迪的上牌量仅为4800辆,下滑幅度达26%;雷克萨斯上牌量为5400辆,同比下滑12%,大众品牌上牌量为4800辆,同比下滑38%。

  国机汽车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存预测,“2013年12月,进口车上牌量达到10万辆以上,基数较大,加上经济放缓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预期2014年12月进口车上牌量或将出现10%左右的下滑。”

  但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月均超过11万辆的高供给量,带给经销商巨大的库存压力。2014年11月,进口车库存指数已经达到4.22,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这一高库存的现象在2014年12月仍然在延续。

  为了消化库存,缓解资金压力,目前不少进口车都在进行大幅度优惠促销。据记者调查,在北京市场,进口车市场降声一片。官方指导价格为55万元的2015款捷豹XF风华版,优惠幅度已经达到15万元左右;奥迪A8L的优惠幅度达到28%。

  即便是过去持续热销的路虎、Jeep等SUV车型,也难逃这一降价“魔咒”。据了解,路虎揽胜极光入门级车型的终端售价已经降至40万元左右,这款车的厂家指导价格为57.8万元,目前市场让利高达17万元。

  2015年,奥迪确定了增长15%左右的销售目标。有分析认为,作为奥迪在华销量仅占一成左右的进口车,只是奥迪在华销售的重要补充,因此,对其销量应该不会给予过高期望。

  大众也是进口车市场的一个主销品牌,目前经销商投资人也已经向大众(中国)提出要求,给予经销商补贴,并暂停签订2015年销售目标。而这很可能将促使大众(中国)更加谨慎地制定今年的销售任务。

  据此,中国进口车联席会预警称,在目前经销商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加,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跨国车企要谨慎制定今年的销售目标,理顺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这是厂家和经销商实现双赢的一个重要前提。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9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