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拿地支出缩水超六成 加速转型消费产业地产
2015-1-6 17:58:4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规模化扩张的道路上,房企龙头万科(000002,SZ)似乎不再狂奔,转而更多是考虑现金流保障。2014年年度销售数据中,万科首次掉下第一宝座,似乎从去年销售、投资中更多透露出白银时代下传统业务“转型”的必要。数据显示,2014年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0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相比2013年分别增长21.1%和25.9%。网易财经粗略梳理发现,2014年万科在拿地投资上大幅缩水,支付地价款约273亿元,远远不足上年半数。从新增项目数量上缩水超六成,2014年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仅占上一年的3成。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市场处于调整期的时候,进入白银时代对于传统业务规模数字的扩张要保持一定的警惕,过多的存货,将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回顾过去的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在万科看来,白银时代,“领跑者的责任在于率先找到新的出路。”
2013年,郁亮首次提出,万科将由传统的住宅开发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经过这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转型的思路变得逐渐清晰。“具体而言,未来万科的业务将分为三部分,”郁亮表示,“在传统的住宅领域,我们会按照‘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的‘三好’标准,继续为城市家庭提供优质的居住服务;同时,我们也会积极拓展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领域。”
根据规划,2015年,万科将加大商业服务、教育、养老等社区配套服务,打造更丰富全面的社区生活体验;此外,公司将跟随城市发展脚步,针对养老、医疗、度假等城市发展亟需的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将拓展产业地产、创业园区等领域,助力城市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
与业务转型并进的是万科在组织管理制度上的变革。2014年上半年,随着项目跟投制度以及合伙人持股计划相继落地,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正式启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取代实物资本,成为最活跃的经济资源。如何用全新的合约安排,激发知识资本的创造力?”对于这一问题,郁亮给出了他的答案,“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合伙人机制很可能取代职业经理人机制,成为知识拥有者建构自身舞台的未来主流范式。”
全年销售2151亿拿地投资缩水超六成
像往年一样,年末各大房企年底销售业绩成为行业关注焦点,2014年底又将万科、绿地一哥之争推向台前。
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206.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5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0%和128.7%。2014年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0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相比2013年分别增长21.1%和25.9%。
单从目前各家房企对外公布数据来看,万科已掉出一哥地位。而在本次万科给媒体2014年度销售新闻稿件中,更强调了白银时代“转型”的必要。
在早些时候,郁亮给万科员工的一封中透露出,万科回款达2000亿元,在黄金时代,规模数字本身就是领跑者的标志之一。但在白银时代,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动产价格将结束单边的快速上涨。过多的存货,将不是财富而是负担;鲁莽的投资,将不是机会而是风险。
事实上,万科谨慎态度已在实际投资上有所表示,规模化扩张的狂奔已结束。
网易财经通过万科公告粗略统计发现,2014年万科在拿地投资上大幅缩水。2014年万科新增项目地块39个,总建筑面积达676.2万平方,支付地价款约273亿元。
而在2013年上述数据分别是,万科新增项目104个按万科权益计算占地757万平方,建筑面积为2148万平方,超过六成是合作项目或者联合拿地模式,平均楼面价格为3516万平方,折合支付地价款达755亿元。
单从新增地块数量上,2014年缩水达62.5%;2014年新增建筑面积占比上年仅三成;而在拿地支出上缩水63%,占比上年36.2%。
警惕规模化发展转型消费、产业地产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当前土地出让底价还在高位,土地市场的调整尚未结束,万科在新项目发展上仍然会保持谨慎,回避估值过于乐观的地块。
事实上,不仅是房企在上一年拿地缩水,整个土地市场相比往年也略显低迷。据上海易居房地产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在市场下行的影响下,监测北上广深等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5310万平方米,降幅近三成。
据悉,2015年万科将加大商业服务、教育、养老等社区配套服务,特别是针对养老、医疗、度假等城市发展亟需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将拓展产业地产、创业园区等领域,助力城市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
在此之前有消息指出,万科将做家装公司服务。对此万科对网易财经回复称,万科是国内最大装修房供应商,假装业务也是公司探讨领域。郁亮透露,未来万科的业务将分为三部分,在继续为城市家庭提供优质的居住服务;同时将拓展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领域。
- 一线城市12月新房成交反弹 北京大涨62.1%
- 今年楼市去库存是重点 房企扎堆一线城市避险
- 宋卫平否认出售融绿 融创:睁眼说瞎话
- 北京上调公积金贷款上限 促进楼市复苏
- 专家: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必涨 涨幅10-1
- 2015年房地产市场回暖可能性不大
- 不动产登记将实施 开发商借势营销海外房产
- 北上广深楼市回暖 限购政策恐难全面退出
- 北京今年土地市场收官 卖地收入1916亿创纪录
央行受理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尚未到牌照发放阶段
2014年全国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减三成
我国药品流通业增速下滑倒逼洗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