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今年楼市去库存是重点 房企扎堆一线城市避险

2015-1-6 15:06:2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2014年对于中国的楼市来说无异于一个拐点,在持续了十几年的“黄金时代”后,中国楼市终于降温,以至于有论者认为,中国楼市已经进入下行周期。

 

  在楼市整体萎靡的境况下,难受的除了房企还有政府。过去一年中,全国总体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了近三成。

  不过,一线城市去年卖地收入则高达5068亿元,为仅次于2013年的历史第二高。在库存高企、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房企更愿意选择相对保险的一线城市拿地,土地市场分化加剧。

  而在限购放开、“930”房贷新政、公积金政策调整以及央行降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全国楼市开始回暖,年末翘尾行情明显。在此带动之下,2015年楼市开局也似乎变得敞亮。但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去库存仍是市场的主基调。房地产行业也将进入“新常态”。

  房企扎堆一线城市抢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4年楼市下行,土地市场也随之变得冷清起来。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135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成交10283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1%。其中,住宅用地降幅高于整体,成交面积353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6%。

  交易低迷致使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8%,总额为23060亿元。全国40个大中城市中,仅9个城市高于前一年同期。

  整体来看,2014年,全国土地市场先热后冷,土地市场分化现象明显。年初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以44%的同比涨幅取得良好开局。随后楼市下行,土地市场也迅速降温。二三线城市受楼市调整冲击较大,房企拿地热情趋冷,土地出让金下降幅度达到三成以上。

  不过,一线城市全年需求强劲,楼面均价涨幅显著,地王频现,总体出让金5068亿元,仅比2013年减少3%。这也是一线城市出让金总额连续第二年达到5000亿元以上,并以3438亿元的宅地出让金创造历史纪录。

  其中,北京和上海作为仅有的破千亿城市高居前两位,北京更是以1916.9亿元刷新年度出让金纪录,广州和深圳均进入前十。

  在年中的供需低迷后,得益于房贷新政及央行降息等利好,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于四季度率先复苏,并在岁末再次成为房企竞争的“主战场”。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十家标杆房企在一线城市购地占比为2009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位。

  例如,去年11月18日,中民投以联合体的身份用248.5亿元的价码摘得董家渡地块,创造了上海总地价新高。

  12月末,上海迎来土地交易高峰——3天出让25幅土地。其中,12月24日,三湘股份(7.23,-0.16,-2.17%)以18.61亿元竞得浦东新区黄浦江南延伸段前滩地区一地块,溢价率113.8%,楼板价66629元/平方米,刷新全国单价地王纪录。

  在深圳,龙光地产以46.8亿元拿下龙华新区一居住用地,楼面地价25094元/平方米,成为深圳宅地新地王。

  11月10日,广州牛奶厂8宗地块以及天河东圃地块正式出让,吸引了保利、华润置地、金地、龙湖、合景以及平安等21家房企及非房企参与竞争。两小时的争夺之后,8宗地成功出让,涉及土地出让总金额156.87亿元。而龙湖更是凭借38.7亿元的总代价首次进驻广州。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房地产市场由高速增长逐渐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的背景下,房企对土地的选择和购买将更为谨慎。同时,在多数的发展中城市,新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高存量短期内难以消化。而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地方债也为土地财政找到了短期替代,预计明年的土地市场将维持目前水平,很难有大幅回升。

  “而在城市层面,分化仍将持续。一线城市需求稳定、存量压力小,未来仍将受开发商青睐,强者恒强;而大多数的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中,去库存仍将是2015年的主要任务,土地市场短期不会复苏。”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表示。

  去库存仍是今年大势

  随着“930”房贷新政、央行降息等利好政策的出台,楼市在去年四季度开始回暖。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1月成交量年内首次同比增长,12月随着房企冲刺年度目标,成交量同环比上涨。

  其中,一线城市12月的成交面积环比增长为36%,同比亦回升52%。环比涨幅北京最大,为48.17%,同比涨幅则深圳最大,达到156.25%。二线代表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8%,较上月增幅有所加大,同比亦上涨9%。

  尽管四季度成交量回暖,但难挽全年楼市下行趋势。2014年楼市总体成交量较2013年下降10.36%。其中,一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相比2013年下降15.36%,二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同比下降6.99%

  价格方面,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4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4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4%,为连续第8个月下跌,跌幅扩大0.06个百分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2015年全国市场仍面临高库存压力,消化库存仍是市场主基调,房价仍存下行压力。基于各地去化压力的差异,未来不同城市价格走势将继续呈现分化。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对政策反应敏感,潜在需求旺盛,房价仍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多数二线城市将相对平稳;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需求透支,库存压力大,未来房价将继续下行。

 

  在楼市整体低迷的当下,还在进行楼市限购的城市只剩下寥寥五个。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楼市的限购能否取消,使楼市也回归市场呢?宋丁认为,今年限购的城市数量仍然会减少,但是深圳的限购短期内恐怕难以解除,毕竟有限购的情况下深圳房价也仍然在涨,房产税暂时也不会落地,解除限购的话,在有投资介入的时候,房价恐怕会出现明显上涨,所以在深圳谈解除限购仍然比较敏感。至于其他的限购城市,应该会出现取消限购的突破口,至于是哪一个,现在还看不出来。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只字未提,被外界解读为行政性调控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对此,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背景下,2015年各级政府将密集推出救市政策,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房地产的突然转向并非来源于政策调整,而是来自市场的供求失衡。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不断挤泡沫,其投资投机性功能明显下降。今年这种功能将继续衰退。

  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显示,2015年,全球住房市场将受益于经济復苏而持续增长。但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置业成本的不断下降,发达经济体将进一步分流内地中高端住房市场需求,商品房价格软着陆。

  对于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倪鹏飞认为,进入“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整体延续衰退,一二线城市2015年下半年复苏、三四线城市则在2016年下半年回暖。任志强亦认为,2015年将是房地产的生产小年,随着房企稳定去库存,房地产市场或将在四季度回暖。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5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