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解读:4S店品牌授权改为5年
2014-12-17 9:25:2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作为汽车流通领域的“基本法”,实施近10年、饱受业界非议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终将迎来“大修”。
12月16日下午,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品牌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就有望于2015年实施的新的《办法》进行讨论。据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桑之未透露的信息,新的《办法》涉及到品牌授权、日常经营过程以及售后管理等诸多方面。据了解,在新的《办法》中,整车厂商对经销商的授权将依然保留,但时间由一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与此同时,如果在授权期内,汽车厂家提前解约,需要回购经销商设备、设施以及对经销商的建店投入进行补贴。
“这就意味着,此前在经销商头上的紧箍咒有所放松。”一位汽车经销商人士如此评价道。据其介绍,在此前一年一次的授权方式下,整车厂商经常会利用年末续约的方式来威胁经销商,并对其进货等日常经营进行干涉。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的一份资料显示,新的《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命名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去掉了“品牌”二字。与此同时,在总则中,对这一《办法》的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丰富。比如《办法》的制定背景,在此前“规范汽车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之外,新增了包括“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安全消费环境”等内容。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此前的《办法》相比更加具象,且对目前汽车销售中存在的诸如消费者安全等更为看重,不仅如此,“公平竞争环境”的提出被上述经销商人士认为是“打破整车厂商在产业链条上的强势和垄断地位”的信号释放。不仅如此,在新的《办法》中,还进一步提出“鼓励汽车供应商、经销商建设节约型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未来4S模式恐将并不是唯一的汽车销售模式的政策指向。
据了解,目前正在实施的《办法》诞生于2005年,彼时由于国内汽车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而《办法》的制定初衷也是为进一步规范品牌经销商的销售行为。不过,在诞生之初,这一《办法》就遭到部分经销商的抵制,原因在于经销商认为汽车企业被赋予过于强势的市场地位,经销商需要获得汽车企业的授权之后才能够在工商部门登记获取经营资格,4S店只能从整车企业采购备件,4S店在维修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等等。不过,此前汽车厂商与经销商还处于“共赢”状态,经销商虽有不满,但并未到双方决裂的边缘。而近年来,由于国内车市消费环境的变化,新车销售增幅放缓、利润摊薄甚至价格倒挂,《办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开始着手新的《办法》的修订,据了解,在修订过程中,商务部曾三次召开“讨论会”进行商讨。
据了解,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有望于近期在商务部网上公示,并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对目前正经历渠道之乱以及库存压力、价格倒挂的经销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新的《办法》最终将如何落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体来看,新《办法》给予了经销商更多的话语权,对汽车厂家进行了限制,全国工商联经销商商会执行副秘书长朱孔源对新《办法》进行了解读,并向中国经济网记者阐述了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向商务部提交的关于新《办法》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新《办法》一旦顺利实施,企业和经销商将迎来全面变革。与此同时,记者还汇集了参会经销商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草案归纳如下:
一、非授权经营“松绑”。新办法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改为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虽然授权制度依然存在,但是去掉了“品牌”,也就意味着对于非授权经营的放开,留下了一定空间。
二、厂家不应强势违背经销商的意见。汽车厂家的强制压库、搭售车型等行为一直饱受诟病,不能违背经销商的意见对于厂家的不合理行为进行了约束。
三、经销商续约改至5年,并可自动续约。授权方式虽然得到了保留,但把对经销商授权一年一次改为5年一次,并可以自动续约,控制了厂家利用年末续约来威胁经销商,以及制约了厂家无故不与经销商续约的行为。
四、厂家违约需赔偿全部损失。旧《办法》虽然对于厂家违约也有相应的处罚办法,但处罚力度远远及不上经销商的损失,新《办法》建议,如果汽车厂家违约,需要回购,经销商设备、设施等,并赔偿经销商建店投入。
五、允许经销商转售。也就是说,拿到分销权后,经销商有自己独占的销售区域,但是他还有权把车再次分销到任何其他经销商。
六、汽车销售和维修分离。限制汽车厂家利用不平等地位垄断原厂配件渠道和价格,原厂配件将在授权经销商与独立维修企业之间实现自由流通。
七、打破进口车的总经销商制度。汽车经销商无需从总经销处进货,也无需获得厂家授权,可直接从海外进口车辆。
八、废除建店标准,鼓励发展汽车电商。高昂的4S店建设费用最终的成本都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建店标准废除,收益的不仅是经销商,更是消费者。
- 南北车合并将定调 人事安排充满悬念
- 日系车在华销售遭遇寒冬 销售陷入白热化苦战
- 新能源车推广:6城市完成进度为零 仅完成目标1
- 577位速腾车主起诉一汽大众 速腾销量继续领先
- 今年中国自行车业出口企稳 增速逐月攀升
- 国务院:上海自贸区加紧试点汽车平行进口
- 南北车因避垄断而分开 为避海外恶性竞争而合并
- 国务院急催 南北车拟通过交叉换股实现整合
- 二手车市场税费改革有望出台 交易税年内或降低
10月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下降70亿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规模已达5.85万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