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郭施亮:三涨成品油消费税的背后

2015-1-13 16:38:3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自2015年1月13日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2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元/升。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加上去年进行的两次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本次上调已经是成品油消费税短期内的第三次上调。

 

  2015年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80元和23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3元和0.2元,调价执行时间为1月12日24时。至此,自2014年7月至今,我国成品油零售限价也正式出现了“十二连跌”的格局。
  

  在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80元和23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3元和0.20元,调价执行时间为1月12日24时。

  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测算,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395元和380元。由于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12元和0.10元,折合每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少降215元和150元。两个因素相抵,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80元和230元。

  专家表示,由于本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选在油价下跌的时机出台,并且提税和降价同步实施,不会对物价造成影响,提税后油价还是下降的,兼顾了宏观调控需要和居民、企业的承受能力。

  目前我国的消费税不是对所有消费品普遍征收,仅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等特点的消费品征收,主要发挥调节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的作用。


  事实上,自2013年3月下旬发布新油价机制改革以来,随着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的调整,期间我国成品油价格的调整频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早在1998年前,我国的成品油价基本属于完全管制的阶段。正由于这种过度管制的模式长期存在,也直接导致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基本脱离国际市场的实际价格水平。

  显然,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如今的新油价机制制度确实给市场更多的灵活性,也逐步适应了国际油价的调价步伐。

  但遗憾的是,在新油价机制运行以来,虽然有不少的地方得到了改善,但却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其中,国内成品油价的调价节奏依然跟不上国际的水平。除此以外,在国内油价下调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股充满行政干预的力量,来阻挡油价的下调空间。

  成品油消费税,本来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专业词语。不过,随着我国实行成品油消费税三连涨政策后,消费税的概念却变成了家喻户晓。

  12日,在我国成品油价格宣布下调的同时,财政部再一次提升成品油的消费税。

  具体来看,自2015年1月13日起,将汽车、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在现行单位税额的基础上提高0.12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元/升。而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至此,随着本轮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这也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第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

  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面对多次的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就在于进一步发挥消费税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多次成品油消费税上调的大环境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疑惑。对此,我国频繁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的依据到底何在呢?

  在我国,减税乃至免税等政策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而后再作出决定。然而,对于突如其来的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却没有太多的征兆。至此,政策的突击出台却偏离了民意,由此让人感到不满。

  针对多次的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有权威人士表示,因我国的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长期滞后于全球主要国家。对此,顺应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大趋势,也对成品油消费税进行一定的调整。

  事实上,在成品油消费税方面,我国的消费税征收额度确实比部分发达国家要低。

  其中,荷兰、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成品油消费税均为5元/升以上。至于美国,其成品油消费税也达到2.43元/升。相比之下,经过调整后的中国成品油消费税仍然远低于上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除此以外,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处于大气严重污染的状况,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用油需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度,由此也加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般而言,消费税主要针对于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消费品征收。而在上述条件逐步具备的基础上,也为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创造了条件。

  三涨成品油消费税,看似具有充分的理由。然而,若综合分析,我国对成品油消费税多次提价的理由却并不充分。

  首先,我国税收种类繁多,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属于“数一数二”的水平了。

  针对我国的税负之高,或许可以列举一个事例。假设一辆汽车加满一箱油需要耗费360元。然而,在这360元的价格中,并非完全属于油的价值。其中,还包括了增值税、汽油消费税、城市建设费及教育附加费等费用,占比总价超过了30%。换言之,若不计算其它的成本,单是税费就占了近1/3的价钱。由此可见,我国税负之重是难以想象的。

  再者,从我国老百姓的收入状况来看,完全无法媲美上述征收高额消费税的发达国家。

  虽然当下我国的GDP位列全球第二位的水平,但是人均下来,却是一个不堪入目的数字。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6995美元,全球排名约为100名。相比之下,荷兰、美国、瑞士等征收高额成品油消费税的国家,其人均GDP基本达到4万美元以上。对此,若简单按照消费税的征收幅度来衡量其合理性,未必太缺乏可信度。

  最后,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看看三涨成品油消费税是否合理。

  当下,国家拟将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提升消费税额度的理由。然而,盲目提升消费税的额度,其针对性效果却大打折扣。

  多年来,我国也致力于推动大气污染的治理,也投放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整治。然而,在多年的探索下,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并不如人意。

  然而,就在去年11月初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北京等多处重度污染地区却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多家重污染企业的限产、停产,而当地主干道网的平均流量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的现象。

  由此可见,在重大会议召开之际,保“蓝天”并不难,而关键在于是否付诸行动。

  然而,治理大气污染仅仅依靠三涨消费税,就能够达到目的?显然,这并不是根治的方法。而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多坏,更多在于国家是否敢于下狠功,撼动污染大企及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消费税既然是取之于民,其增收部分又能否实现公开透明,让其达到真正用之于民的效果呢?

  确实,这都是成品油消费税征收背后的难题。笔者郭施亮相信,如果国家能够做到公开透明,把钱真正用到实处,而不是为了填补损失或为部分阶层的利益而盲目涨价。那么,老百姓的埋怨也会少一些。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99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