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绿平台之争再发酵:融创派驻人员遭清洗
2015-1-12 14:31:4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融绿平台之争正在持续发酵,绿城中国方面的人事变动也在悄然推进。
一名原绿城浙东区域公司的内部人士在微信朋友圈贴出了绿城的免职令。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融创方面派驻绿城的人已经离开。记者为此向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的秘书柳思嘉进行了求证,融创派驻绿城的管理人员的确已经离开。
宋卫平此前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融绿双方“基因”不合,双方的经营理念也存在巨大差异。如今绿城已经“改嫁”中交集团,宋卫平的回归也是既定事实,因此绿城管理和营销团队的人事变更在所难免。收回控制权的宋卫平将对绿城的人事构架进行调整。
融创派驻人员已全部离开
绿城的这份内部文件显示,绿城浙东区域公司等多家分公司的营销、运营和财务等多位管理人员被免职。上述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些人均是融创派驻绿城的管理人员,目前已经全部离开。
2014年12月23日,在绿城“改嫁”中交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宋卫平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绿城在与中交的签约结束之后将会发布公告,届时所有融创派驻绿城的团队都会离开,希望他们回到融创之后能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没想到,仅仅半个月之后,当各方把关注焦点都集中在融绿平台之争的时候,绿城方面悄然开始对人事进行“动刀”。虽然宋卫平也曾表示融创身上有他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在他重掌绿城之后,对人事的清理却显得斩钉截铁,融创派驻绿城的管理人员最终都没能留下。
绿城的人事变动可能还不止于此。2014年11月19日,绿城曾下发文件免除绿城总经理田强的职务,但是当时的绿城管理团队曾发布声明不予采纳,宋卫平旧部翁晓宁、童晓君和韩波曾为此发声。
1月7日,绿城相关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示了对融绿平台的两位董事王虹斌和钱晓华通报批评的决定,称其在未向集团领导请示下,擅自签署影响集团重大利益的文件,而这两人正是绿城派驻上海融绿的董事。随后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上述二人称签署文件是获得授意的,二人并未擅自签署文件。记者为此向王洪斌等人进行求证,但是未得到回复。
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绿城的老员工也将离开绿城前往融创。只是,暂不知是否与上述事件有关。对此,记者曾向绿城方面核实上述消息,但相关人士不愿对此置评。
睿信致成管理顾问公司合伙人薛迥文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宋卫平回归绿城,表明立场支持孙宏斌的老绿城员工肯定会因此淡出。
通过3个渠道进行人员补充
在融创团队集体离开和部分老绿城员工也将谢幕的情况下,绿城经营业务和人事架构也将迎来调整。绿城执行董事曹舟南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曾表示,绿城的人才战略包括3个板块,一是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二是新股东中交集团可能会补充一些新的管理人员进来;三是通过社会招聘来完善人才战略。
显然,融创团队和部分绿城老员工离去带来的职位空缺,将通过这3个渠道进行补充。在绿城“改嫁”中交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宋卫平表示,绿城和蓝城会按照现有的人事体系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但是从现状来看,部分蓝城员工回归绿城也不无可能。
绿城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两度易帅的阵痛,人事调整还牵扯到战略变化。曹舟南曾提到绿城将会有产品线调整、轻资产比重提升和向大众生活的综合服务商转型等战略变化,这些战略调整将给绿城的人事架构带来更多未知的挑战。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频繁的人事变动对企业的伤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像绿城这样短短半年之内出现如此剧变,甚至连原有的管理团队都没能完整保留下来,可以说影响非常深远。一方面,人事与经营密切关联,人事动荡就意味着战略调整,短期内连续的调整会对企业的业绩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员离去,势必意味着新的人员要补充进来,新进人员能否快速融入对企业而言也是一大难题。
对于动荡中的绿城和重掌大权的宋卫平而言,如何调整战略,维护好管理团队的稳定,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到底是谁决定了卖“融绿”?
而据报道,是绿城派驻融绿平台的两位董事王虹斌及钱晓华曾签署相关协议,将拥有“融绿”全部项目的全资子公司卖给融创。
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的秘书柳思嘉对此没有否认。7日晚间,她向外界展示了对融绿平台的两位董事钱晓华和王虹斌通报批评的决定,称其在未向集团领导请示下,擅自签署影响集团重大利益的文件。
根据该文件,王虹斌及钱晓华两人在未向集团领导请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签署文件,根据《绿城员工职务行为准则》和《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行为奖惩管理办法》进行通报批评,并保留进一步处罚及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在融创团队里,王虹斌、钱晓华都是绿城曾经的执行总经理。
近日,剧情再次反转。微信公众号地产大哥(dichandage)爆料:王虹斌、钱晓华发公开的信函回应指责:上个月17日宋卫平通知我们卖融绿项目。
在这封言辞激烈的信函中,王虹斌、钱晓华回放了出售上海融绿平台的过程,并称,在上述文件签字的源头在于:宋卫平就上海融绿公司各项目股权转让事宜已口头通知他们;宋卫平、郭佳峰董事和应国永董事签署了董事会决议;绿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天津融创置地有限公司就上海融绿公司项目股权转让已签署股东会决议。
该信函最后,王、钱二人表示,事实已很明晰,要求绿城集团撤销通报批评二人的“绿城房产决号”文件。同时,绿城集团要在公司内部及相关媒体上对他们发布致歉说明,并最大程度地消除负面影响。对其名誉已造成的影响,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去年房租涨幅创5年新低 中介拒收托管房
- 楼价连续8个月下跌 业内:未来房价或继续下行
- 万达商业转型“包租公” 租金收入同比增32.7
- 2015年恒大地产销售目标1500亿元
- 潘石屹欲借O2O模式军短租市场
- 万科翻倍代收新房契税 业主:想钱想疯了
- 融创反击宋卫平:收购融绿无须绿城董事会同意
- 万科拿地支出缩水超六成 加速转型消费产业地产
- 一线城市12月新房成交反弹 北京大涨62.1%
A股迎史上最密集IPO 周三周四迎“洪峰”
2014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7万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