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郭施亮:证监会打击“老鼠仓”还不够痛

2015-1-8 15:50:0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中国证监会近期挖出41起“老鼠仓”案,硕鼠大多来自知名金融机构,涉案交易金额累计10亿元以上的有7件,非法获益金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有13件,涉案人员也涉及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类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

 

  “老鼠仓”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与此同时,近年来证监会也着力打击“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有数据统计,在近期查办的案件中,证监会共挖出41起老鼠仓案,其中,涉案交易金额累计10亿元以上的有7件,非法获益金额在一千万以上的有13件。而从“老鼠仓”的涉案范围来看,竟大多来自知名金融机构,而华夏基金、中国平安等也纷纷上榜。

 

  不少网民表示,“老鼠仓”践踏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必须严厉打击,提高股市“硕鼠”的违法成本。同时,监管层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模式优化监管方式,尽早建立并完善相关民事赔偿制度以及举报奖励制度。

  虽然“老鼠仓”一词被市场所熟知,但是市场往往会把它与内幕交易混为一谈。

  事实上,“老鼠仓”并不等同于内幕交易。一般而言,“老鼠仓”具备三个重要特征,分别是利用未公开消息悄悄建仓、提前低价买入以及高价卖出获取利润等。如果用通俗的话来描述,即庄家在利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或相关关系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公有资金拉升到阶段性高点后,提前布局的个人仓位却进行卖出获利的操作,由此形成了“老鼠仓”的行为。

  一直以来,“老鼠仓”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老鼠仓”获刑第一人的韩刚到中信证券分析师张明芳等,“老鼠仓”确实为相关利益者创造出巨大的利益。但同时,因“老鼠仓”的存在,也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公。

  其实,“老鼠仓”无论对个人投资者,还是对券商机构来说,都是具有不少的杀伤力。不过,与券商机构相比,普通个人投资者受伤害的可能性更加明显。

  显然,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因自身缺乏了资金、信息等优势,由此在市场的博弈中明显处于劣势的格局。有时候,当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遭到了“老鼠仓”的袭击,出现了突发性的巨震走势时,敏感的投资者多数会选择及时止损离场。如此一来,却中了“老鼠仓“的伏击。待股价再度瞬间拉高之际,刚刚止损的投资者又不得不追高买入,从而大幅抬升了自己的交易成本。

  2009年,刑法第七修正案正式加入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对此,“老鼠仓”也正式入刑。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虽然“老鼠仓”被真正入刑,但是却未必能够逐一定罪,由此给众多的“老鼠仓”行为创造了牟利的空间。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过去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的相关案件多达110件。然而,最终能够顺利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数量却不高于60件。其中,平均每年移送涉刑案件仅有30余件。至于更多的案件,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确实,因市场涉及“老鼠仓”的案件众多,而市场又缺乏及时监控和及时处理的能力,“老鼠仓”的行为也就容易持续上演。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对待“老鼠仓”的问题,市场的违规成本又相当低,由此让不少不法分子逃过一劫。

  因此,笔者郭施亮认为,对待“老鼠仓”的行为,证监会严打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下市场的违规成本依然很低,容易给不法分子产生牟利的空间。最终,证监会的严打只能够起到表面震慑的作用,却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老鼠仓”的土壤。

  显然,证监会打击“老鼠仓”的行动还不够痛!对此,管理层不仅需要大幅提高市场的违规成本,同时还要加大对“老鼠仓”的打击,要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老鼠仓”这一市场痼疾。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3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