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解读:
2015-1-14 14:42: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1月13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中,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曾晓安透露,未来财政部将从五方面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
首先,将尽快发布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政策。2016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方案公示期很快就会到期,财政部将组织相关专家根据收集意见修改完善,尽快发布。
第二,将加快城市公交车油价补贴政策改革进程。目前,已制定具体方案,待批准后尽快组织实施。据宇通客车总工程师李高鹏透露,该政策的内容有可能是,减少传统汽、柴油公交车的补贴,将之转向新能源公交车的补贴上,以提升新能源公交车的市场比重。
第三,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对新型充电设施和装备的研发支持。为此,地方充电设施建设将作为下一步四部委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补齐目前电动车发展的短板。
第四,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技术创新,争取更多产品投入市场。
第五,加强考核指导,对近两年的示范工作做深入督查,并对新入围城市组织专家交流。
曾晓安表示,当前中央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未来,财政部将继续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创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上,就“电动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还远吗?”专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许善达、原国家外经贸部部副部长龙永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晓秋;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全球副总裁HansAdlkofer;德国大陆集团全球董事及中国区总裁CramerRalf;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韦睿进行了讨论。
许善达认为,目前中国需要一个综合性收益成本分析,来讨论受益方用多大成本补充受损方的损失,以找到收益补偿成本机制。就地方政府保护问题,许善达呼吁百人会设立信息发布机制,对地方保护、割裂市场的形势表示明确的批评态度,借其影响力,推动破除地方保护。
龙永图则表示,发展电动车有诸多目的,政策制定者要有优先执行考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报告当中表示,目前造成城市污染的车型结构为:公交出租车,物流运输车,私家车各占三分之一。建议首先大规模发展电动大巴,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同时改变出租车的车型结构,将现有的燃油车改成以电动车为主体;第三,借助公车改革,将公务车改变为电动车。第四,大力发展电动车的租赁公司,解决人们的出行。
钟志华认为,电动汽车产业化还是需要企业去推动。目前强强联合、充分开放还做的不够。认为通过充分应用各种技术资源用新材料、新系统新模式,在五年之内会有大量能够摆脱政府依赖,满足人们的需求产品诞生。
尹同跃提出两点建议:加速补贴政策落地速度。目前国家和地方政策,尤其是补贴政策落地时间长,对企业造成较大压力;建议设立中国标准,通过BSG(BeltDrivenStarterGenerator,该产品属于弱混合动力技术,是一种具备怠速停机和启动功能的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实现汽车在红灯前和堵车时发动机暂停工作)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同时他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零部件企业热情高,但是能力不足,通用性差、规模小,产品无法真正满足需求。而整车厂商使用国际大厂的零部件产品又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建议推动新能源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同时鼓励海外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的投入。
王晓秋认为,由于目前90%的电动车用户一天行驶里程在七十公里左右,插电混合可以满足用户出行和驾驶感受的需求,同时避免用户对行驶里程的担忧,因此呼吁政府加强对插电强混的补贴。同时他表示,目前用户主要是家庭到公司的点对点出行,在小区难以满足充电需求的时候,可以在企业内建设充电桩,较之路灯充电桩,更为现实。
韦睿表示,现在已经有了能够很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电动车产品,而影响电动车进入家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充电设施的不完善。他认为解决了从出发、行驶、到达三地充电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电动车规模化进入家庭。他同时呼吁统一标准。
CramerRalf表示,电动车能否大规模进入家庭,在未来五年内还是一个开放式问题。需要强化标准化工作、在研发方面继续进行更多的投入。同时认为BSG技术通过在燃油车上的应用,可以达到12-20%的节能效果。
- 上海2015年车展将取一律消车模展示
- 2015中国汽车凤凰论坛召开
- 2015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展会大幕将拉开
- 全国人大会议明年3月5日召开 GDP目标将出
- 中药材物流标准宣传贯彻会议解读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 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 2014第四届北京康复医疗博览会举行
- 201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解读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现代化
险企发起设立首家PE获批 拟投中小微企业
2014年进口煤量同比跌12.1%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84项 吸引民资意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