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 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2014-12-24 9:04:1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2月22日至23日,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避免“非粮化”“非农化”。三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制度。五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粮食安全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将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此提出的五条具体措施最终都是围绕着粮食安全这一主题而来。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每年进口8400多万吨粮食,除6000多万吨大豆外,谷物进口也达到近1500万吨。此外,中国每年还要进口450万吨棉花,454万吨食糖,809万吨植物油。
李国祥表示,此次会议再次提出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实际上中国利用国外资源的力度还可以再加大一点,例如农产品进口虽然逐年加大,但主粮进口量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依然在安全红线内,因此还有一定的余地。同时,今年中央加紧部署农垦改革,力促一些农垦企业巨头到国外去开拓资源。“当然,中国这样的大国,农业问题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李国祥称。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工作的相关表述就可以看出,中央还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这包括农村水利设施、饮水安全以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方面,这可以夯实农业的基石,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这也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下政府刺激政策的着力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之后也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扩大国内的需求。“因此未来对农村的投资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势头。”郑风田表示。
此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工作任务包括: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夯实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基础等。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其实早在数年前已经在酝酿。今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一位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做好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登记工作,然后进行土地的有序流转。“当然,该种地的地方不能去种其他东西。也就是说要防止‘非农化’和‘非粮化’现象。”上述人士称。
上述国研中心农村经济部人士称,农地流转、适度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应该是明年乃至未来数年农村工作的主题之一。
该人士称,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另一主题是深化农村改革,其中包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
2014年9月29日,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12月2日,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明年“三农”改革三大看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明年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其中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被列为明年工作的第一条。
会议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支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加快推进农牧结合。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会议强调农业产业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要帮助农民把利润留在手里。”中国人民大学农学院教授郑风田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可以搞产业化经营,农产品[-5.96%资金研报]生产之后自己搞配送、直销等,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分享更多收益。”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第一产业(农业)利润率远低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利润率在社会平均利润之下,第三产业(服务业)借助题材创新往往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以上的利润。因此,唯有通过‘一产三产化’才有可能实现安全农业的可持续性。”
温铁军认为,日韩全面开展购销超市、金融保险、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养生体验、生态景观等农村第三产业,都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值得中国借鉴。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已取得一定成果,截至11月底,全国已有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26.7万家、龙头企业12万多家。
农业部前不久发文力推休闲农业,下一步休闲农业将成为政策扶持重点。
看点二:农业科技是关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昨日在套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发展转方式就是要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可见,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将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依靠科技支撑”,而农业部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明年工作重点时,农业科技也占据了很大篇幅。其中提出,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强化农机作业薄弱环节与后续服务,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
不过,中央党校巡视员、研究员曾业松对上证报表示,“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潜力巨大。重点是要在生物、信息、机械等技术的创新上下功夫,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成果转化推广上下功夫,在技术集成再创新上下功夫。”
看点三:农地改革继续推进
今年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出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确立。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明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推进。
会议提出,要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以粮食和农业为主,避免“非粮化”,坚决禁止耕地“非农化”。
“目前各地土地流转太快,垒大户现象突出,这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因此,会议强调,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郑风田说。
韩长赋昨日向全国人大报告说,2015年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抓紧修订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韩长赋说,2015年,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再选择8至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每个地市选择1个县开展整县试点,覆盖面积达到5亿亩左右。
另据了解,中央深改小组在今年9月份审议的《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以及12月审议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均有望在近期公布。
- 2014第四届北京康复医疗博览会举行
- 201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解读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现代化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召开 有望继续聚焦“三农”
- 中央经济工作会解读:重申维持稳健货币政策 提五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天召开 媒体:中国今年最后一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GDP增速或调至7%
-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政策力度将更大 范围
- “201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将在西安召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