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GDP增速或调至7%(图)
2014-12-8 9:08:4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日召开。由于该会议将为来年经济发展勾勒出框架,因此也被坊间喻为“中国今年的最后一件大事”。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重点或将着眼于结构转型、环境问题以及社保、医保、户籍等领域的深层改革。
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明确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至此,中国2015年经济路线开始揭开神秘面纱。
曹和平认为“稳中求进”实际上是我国过去十年的一贯政策,“明年延续这一总基调,就是守住基本根据地,再向前走。经济增长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大变革的时代,‘稳中求进’是一个比较好的战略。”
与此前市场预期的宽松政策环境相一致,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组合至此已经连续五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相比往年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才明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此次中央政治局提前定调,将有利于明确和稳定社会预期。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明年应该实行更积极的宏观管理政策。”但曹和平提醒说,明年我国应该在维持经济增长方面增加更大的力度。“因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经济体,船大难转头。如果经济增长趋势再行减缓的话,再想拉起来就不容易了。如果继续下行,要把它拉回来就得需要更大的力量。”
GDP增速:7%左右
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对此,曹和平表示,从8.5%—11.5%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5%—8.5%的增长区间过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他分析说,新常态能够兼顾三个平衡,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这三个平衡会做的更好,而这也是新常态下转型的合理性。
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将交出怎样的答卷?曹和平认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没有完成。他预测,明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
这一数字与申银万国[10.38%]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判断不谋而合。他表示,GDP的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至7%左右,CPI上涨目标可能在3%左右,M2在12%左右。中信证券[10.01%资金研报]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预计明年增长目标会定在7%,实际增长会略高于7%,在7.1%到7.2%。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表示,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7.5%,不会低于7%,通胀目标在3%以下。相比之下,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的态度要乐观得多。他认为经济增长初步预期在7.3%左右,略低于今年或者与今年基本持平。
赵锡军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此次会议如此强调新常态,非常清楚地告诉人们,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经济一下行就赶紧刺激”的老路,充分表明了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心和信心。
不过,对于明年经济发展的态势,机构和专家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申银万国近日发布最新宏观研究报告称,展望2015年,从方法论上看,仍然是守住底线,加速转型,政策制定者仍需要在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求平衡。尽管经济增长率会回落到7.2%左右,但是由于最坏的情况基本上已成过去,总体情况将好于今年。
而曹和平认为,明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不会太好看。“一万亿投下去以后,大概需要9个月时间才会起作用。估计到明年四季度,经济差不多会趋稳。”不过他也指出,当前服务业增速不错,考虑到就业人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以及今年的其他一些数据,估计明年的就业问题不会太大,进出口也将会维持常态。
“接下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结构转型;第二个是环境问题;第三个是深层改革,比如社保、医保、户籍制度改革等领域。而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可能仍然跟往年一样的讨论,但是重点应该是前几方面的内容。”曹和平说。
货币政策:中性
GDP增速若有所下调,货币政策是否会变宽松呢?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这让市场对明年货币政策有了更强烈的预期。
“明年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宽松。”李慧勇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但稳增长的压力不减,预计经济将会在底线之上运行,并给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尽管降息被认为是力度很大的宽松刺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决策层会走上几年前的老路。事实上,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汪涛看来,中国决策层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或“中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将积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包括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时降准,以及放松贷存比,并进一步降息,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条件被动收紧。
中金研报也预测,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明年M2预期目标可能将定在13%左右,与2014年目标大致相同。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副所长李雪松也持相似看法,2014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重短期和中长期效果的结合,既要稳增长,又要兼顾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货币政策应继续坚持稳健取向,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宏观室主任张斌看来,从目前的PMI和出口订单指数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很慢,预期中国仍会维持稳定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局部定向调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中国经济政策在2015年会面临各种挑战,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预计中央财政赤字将会增加,但紧缩地方债的政策会抵消这一财政扩张。在货币政策方面,11月份的意外降息表明在政策实施以及政策工具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争论,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在2015年综合使用传统与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对于明年的改革进程,汪涛预测,金融改革步伐预计将重新加快,“2015年可能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鼓励成立更多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另外,我们预计决策层还会进一步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同时逐步放松证券投资资本流入限制,包括继续扩大QFII和RQFII额度。”
事实上,降低融资成本已经不能片面依赖央行出台更宽松的政策,同时要深化改革,一方面是优化投资结构、挤出无效和低效投资对于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
“中国是世界上资金相对充裕的国家,但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同其他主要经济体系相比,中国已成为单位GDP产出耗费货币最多的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的金融体系效率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要深化金融改革,重塑国家在金融领域的角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有活力的金融体系。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高效金融市场上,特别是资本品市场(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私募股权)。因为没有高效的金融市场,金融配置资源的本质功能就不能实现。政府不要去设计和管理市场,要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前,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征求意见,金融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张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深化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放松对于金融等服务业的管制。
在李慧勇看来,未来金融改革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推出,如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牌照管制放松等。
国企改革:确定方向
国企改革也有可能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议题。有消息称,中央深改小组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专项调研已完成,8个小组已将调研的分类报告上报中央,目前正在制定总报告。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就此进行讨论,并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性问题给出意见。
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宣布,六家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将试点改革四个领域: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董事会制度;纪检组制度试点;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计划,改革中央直属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体系;在2013年12月上海率先公布20项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之后,包括广东、重庆、贵州、湖北等其他20个城市或省份,也纷纷提出了他们对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意见,核心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朱海斌看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方面,地方国企改革显得更为积极。例如,重庆的目标是在未来3到5年内,2/3左右的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适宜上市的企业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上海改革方案的重点是根据企业的职能明确国有企业的身份,也就是说区分市场竞争性、功能和公共服务特征,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相比地方一级国有企业改革,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改革似乎缺乏明确的目标,包括混合所有制的定义、员工持股政策、董事会建设等方面。
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顾:
●2013年
12月10日至12月13日
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2年
12月15日至16日
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5.03%资金研报]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2011年
12月12日至14日
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政策力度将更大 范围
- “201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将在西安召开
- 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在即 市场预期GDP目标为7
- 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展览会召开
- 第二届国际潮籍博士论坛解读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经济正从边缘成为主流
- 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在即 大会助力区域主题腾飞
- 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落幕
- 本土乳企重生方案:家庭牧场与大额投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