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银行间债券市场震荡调整 债市情绪不稳

2014-12-5 16:38:5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受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影响,银行间债市周五(12月5日)午盘现券收益率冲高回落,但较周四仍有逾5个基点以上的涨幅,利率互换也走出相近走势。

 

  伴随降息利好的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欢愉之后,再度陷入调整,整体利率曲线重心有所走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年末收官之际,投资者心态将更为谨慎。债市短期内趋势性行情难现,当前仍建议投资者适度降低久期和杠杆,落袋为安。

 

  目前债市情绪不稳,股市震荡向好增加债基赎回压力,若资金或政策面没有新的利好或稳定措施出台,现券预期不甚乐观。

  至于银行理财产品可开设资金和证券账户的消息,交易员认为,这虽然不会导致其直接进入股市,但对债市来说,很可能会分流部分需求,不利后市。

  另有交易员称,早盘10年金融债收益率曾涨约10个基点,但随着股市下跌,幅度略有收窄,不过仍保留着逾半跌幅。

  沪综指开盘后最高上涨2.7%,向3,000点展开冲击,不过后半段突然下行,最大跌幅近3%。早盘该指数收在2,881.275点,跌18.181点,或0.63%。

  近日股市向好,对债券型基金冲击很大,因客户赎回要求突增,不得已只能卖债应对或提前准备。

  中国银监会近日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拟允许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

  与此同时,银行间市场周五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续小降。交易员表示,一早在例行缴准因素扰动下,隔夜资金拆借难度较周四稍增,但盘中仍不乏大行稳定供给,随后则有所缓和,短期限品种整体尚平衡,但长期资金仍旧供不应求。

  现券收益率震荡盘整

  可以看到,当前现券收益率继前期大幅回落之后,短期调整压力开始显现,尤其是在股市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机构对信用债、利率债的抛压均较为沉重。

  就利率市场而言,降息前10年期金融债的收益率落在4.10%附近,降息后最低一度下探至3.80%,可目前又回升到了4.00%;1年期金融债降息前利率在3.70%左右,降息后最低下探到3.60%,目前又回调至3.65%左右。

  在分析人士看来,受中期借贷便利注资、非对称降息、央行多次调降正回购利率等政策利好推动,短期内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已基本上“一步到位”,交易户中普遍存在缩短久期、落袋为安的调仓冲动。

  不仅如此,就最近一级市场的招标情况分析,机构的配置热情同样有所降温。比如,本周招标的280亿元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国债仅获得了1.43倍的认购,招标利率为3.6040%,大幅高于二级市场水平和预期。

  “考虑到目前国债利率仅处于历史均值附近,配置价值一般,因此交易资金做多动力不足,总体需求趋淡并不出人意料。”一位商行交易员表示,“跟随央行意外降息的步伐,上周收益率下行较多,当前交易盘获利了结情绪加重,在年末临近之际,继续做多动力不足,债市在偏弱的一级市场带动下,收益率料逐渐上行。”

  当然,投资者亦无需过于悲观。

  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表示,鉴于政策宽松尚在持续,则拉长时间跨度考量,后续收益率应该仍会有下行空间,短期调整并不足虑。
  
  资金面宽松有望延续


  随着打新资金的陆续解冻,以及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的延续,本周银行间资金面较上周整体趋缓。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小幅波动。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品种分别行至2.631%、3.440%和4.060%的位置。

  “参照当前的时点、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相对领先的货币政策操作,央行短期内继续暂停正回购或提供少量逆回购的可能性都非常大。”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指出,“如果未来进行逆回购操作,由于当前正回购中标利率很低且资金利率环境与年初不可同日而语,则预计逆回购的中标利率可能也将在上次的基础上大幅度下调,幅度或将超过100BP。”

  来自兴业证券的研究观点亦认为,央行暂停正回购操作,其实释放出了基础货币不再收紧的信号。基于降息需要数量型工具配合,则未来不排除将重启逆回购,释放短期基础货币的可能。

  此外,还注意到,当前业界对降准的预期开始逐渐升温。

  特别是近期海外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令国内面临着输入性通缩的压力。包括油价、基本金属在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将通过进口原材料和影响国内期货市场的方式进行传导,加剧国内PPI的下滑,并带来通缩压力。无疑,从遏制通缩压力的角度而言,现阶段有必要通过降准来提供流动性。

  多位受访的一线交易员普遍判断,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呵护引导下,货币市场流动性不存在系统性风险,预计后续资金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

  短期建议防御为主

  毋庸置疑,现阶段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为债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利率环境。尤其是在央行引导融资成本下行趋势依旧不变的背景下,显然,目前仅靠降息和降低正回购利率等价格型工具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远远不够,必须加以数量上的配合。

  光大证券方面认为,降低实体利率、刺激经济需要更多政策的配合,需要更长的时间。政策放松仍在上半场,债券牛市虽在下半场,可仍有机会。尽管短期的负面因素会导致市场出现一定调整,但这并不代表债市收益率筑底,牛市终结。

  另外,由于当前宏观经济旧的增长驱动因素不足,而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尚未成熟,经济增速在转型过程中经历着换挡期,因此经济总体较为低迷,这一格局也对债券形成一定支撑。

  部分券商认为,在当前风险偏好继续提升的背景下,风险资产的表现整体会好于无风险资产,因此建议投资者增加高收益债和转债等资产的配置。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低等级债券,虽然降息会改善市场对于信用面的预期,但是由于需求回升尚有时日,且包括“锐01暂停”和“11赛维MTN1”在内的部分重点债券即将面临回售或到期考验,因此信用风险依旧不可小觑。

  国泰君安债券研究团队分析师徐寒飞表示,尽管基本面和供需关系支撑风险偏好维持高位,但面临年末因素、问题券兑付风险以及年末城投甄别大考,短期内局部冲击仍可能显现。

  有鉴于此,具体到债市投资的策略上,徐寒飞认为,目前仍应多看少动,以防御为主,建议投资者埋伏2015年初的机会。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17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