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本土化妆品增速放缓 布局全渠道成救命稻草

2014-12-23 14:59:4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从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最新发布的财务数据可见,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洋品牌”增速集体放缓。在日化巨头纷纷出现业绩增速下滑之际,一批本土日化企业却在异军突起,并且频频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与韩后等新兴品牌以低基数实现业绩高增长不同,一些本土品牌出现增速放缓迹象。日化专家李传玉曾指出,2011年,本土销量前20名的企业里,没有出现年度业绩翻番的企业,销量前8的品牌业绩增速超30%的不足三成。

  为了增加销量,本土品牌开始在广告上加大投入,有些甚至不惜牺牲净利润。由于高支出,化妆品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营收规模,布局全渠道成了救命稻草。
  
  本土企业广告费用高企


  凯度消费指数显示,2011年至2013年,欧莱雅、玉兰油、玫琳凯等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均呈现下滑趋势,但本土品牌自然堂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1.6%左右,2012年轻微下滑至1.5%,并无明显增长趋势。

  虽然一些外资品牌出现了滞涨,不过相较外资上百亿的盘面,本土企业的营收规模仍较小。李传玉认为,同质化发展、缺乏创新是本土企业绕不开的沼泽地,在产品方面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乏善可陈。

  某化妆品店经营人士告诉记者,某本土品牌曾经做得很好的一个产品是隔离防晒,单品的销售占比一度达到30%,但现在市场上各个品牌都把这个产品做得很好,都在分流它的顾客群,而别人优势的东西它却没有补充上来,这导致该品牌在自己所在的区域业绩下滑很厉害。这是国内品牌的通病,依靠单品成长后因为被模仿从而走了下坡路。

  事实上,本土品牌近几年在广告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记者统计发现,从2011年开始,本土化妆品频频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金主”。2013年,相宜本草以1.09亿冠名《舞出我人生》,韩束1亿冠名《非诚勿扰》,百雀羚、九美子分别投入7000万元和5100万元冠名2013年《中国好声音》,雅兰国际3750万元牵手《中国梦想秀》。2014年,根据亿邦动力网的统计发现,光韩束一个品牌全部广告投入已经接近5.5亿元。

  本土品牌甚至不惜牺牲利润投入广告。在新三板上市的广州幸美股份今年9月以1070万元的标价,拿下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黄金(1179.40,-0.40,-0.03%)广告时段,用于推广植美村7小时不脱妆BB霜,但其上半年报表显示,期内营收约867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4%,而净利润只有472.6万元。

  丸美招股书显示,2011年至201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40亿元、3.46亿元和4.23亿元,其中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2.15亿元、2.92亿元和3.49亿元,广告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相当高。而这一模式得到了众多公司效仿。“大家都认为广告投入量到位了,回款就能上来,消费者就会认可你。大部分品牌都被绑上了广告的战车,上得去下不来。”冯建军说。

  化妆品行业毛利率水平一般在60%~80%左右,但净利润率不高。冯建军表示,品牌商的净利润率平均下来也就10%到15%,其中洗护产品的净利更低,大约3%~4%;护肤品的净利最多是6%~8%,其实都非常低。

  布局全渠道成救命稻草

  在行业人士看来,基于高支出,化妆品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营收规模,布局全渠道无疑成了救命稻草。据了解,韩后从2011年进驻屈臣士,2014年开始做电商。肖荣燊表示,截至目前这两大渠道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40%,“原来我们本来打算用三年时间改变这个结构,没想到今年一年就改变了。”但由此带来的是专营店渠道业绩占比的下滑。

  某区域连锁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店铺里销售的自然堂、珀莱雅等本土品牌下滑了20%。一方面,电商确实对实体店形成了分流,“同样的产品在网上旗舰店可以卖到43折,但实体店却必须全价出售,有些顾客一看价格就走了。”另一方面,“我们在刻意放缓它的增长”。在他看来,本土品牌本都是靠专卖店渠道培养起来的,现在却在网上随意串货且低价销售,这些品牌商是不道德的。

  在专业人士看来,许多本土品牌本来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开发不同的产品,或让经销商做电商来规避这一利益冲突,但显然,专营店的利益被忽略了。冯建军认为,厂家每年的推广费用在增加、人工成本也在增加,销量却不能保证每年增加,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多渠道扩张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电商之外又出现了微商,事实上线上线下的博弈也才刚刚开始。

  而原本作为本土化妆品店底层力量的单体店近年来每况愈下。拥有15家直营店的山东百信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田海涛告诉记者,光去年就有六七家化妆品单体店店主找他商量转让的事情。小型单体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没有规模、没有培训、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在许多单体店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田海涛的15家店今年营业额达到25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接近50%。这种终端的变化势必会很快传导到经销商。李涛告诉记者,由于单店生存困难,一些不能与大连锁合作的经销商,会明显感觉自己的经营变得比以往困难,这也会很快传导到品牌商,品牌商在当地必须寻找优质的经销商才能生存发展,找一般的渠道商,日子也会很难过。

  但并不是任何品牌都拥有与大连锁谈判的筹码。广州某娇兰佳人店店员告诉记者,店里并不售卖记者所提到的那些本土品牌,一是因为它们一般都以开设专柜的形式售卖,另一方面连锁店追求走量,一些本土品牌的销量还是太小了。

  渠道的调整势必也会导致化妆品各个品类趋向集中。江洪认为,店铺越来越集中后就不需要这么多品牌了,因为连锁店都会集中采购,比如娇兰佳人在店里可能只需要十个护肤品、三个彩妆品牌就可以了,这很可能导致化妆品前20名还有生存空间,另外一些品牌难免被淘汰。

  “另一种变化的可能是,一些大型品牌在原来的化妆品专营店的渠道的成长空间已经不大,他们开始转向商超和专柜,但目前还没有看到成功的典范,所以未来无法预料。”谷俊说。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4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