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住建部工作会传递2015年楼市调控三大信号
2014-12-22 10:25:2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日前,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总结了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任务作出了“两点要求、六个突破”的部署。陈政高表示,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5年工作部署中,前几年该会议频繁提及的“房地产调控”、“房价”、“限购”等词汇并未涉及。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会议依然传递出了2015年楼市调控的一些信号。
信号一:“注意地区差异”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
在总结今年房地产市场情况时,陈政高说,“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一方面,房地产业的走势,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经济运行。”
在此基础上,陈政高表示,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5年强调“注意地区差异”,意味着楼市政策调控主体将下放。事实上,这在今年楼市调控中已有体现。“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及时调整了限购、差别化信贷等政策。”陈政高说。
结合2015年总体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提出,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2015年以“去库存”为主要目标的相关利好政策还有可能出台,而地方政府将依据各地实际,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透露出,2015年房地产将在一个较小波动范围内运行,“既给予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空间,也进行一定的约束。”
信号二:提出“两个相当数量”未涉及房地产调控
陈政高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相当数量的新市民的住房问题还没有解决,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对改善性住房条件还有新的期待。”
针对两个“相当数量”的表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保持宽松状态。“未来改善需求入市门槛还将放低,楼市整体继续松绑依然是趋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目前仍然执行限购的北京等城市,也存在放松的较大可能性。
近些年,“限购”、“限贷”、“限价”等“限”字头的行政性政策多次被官方使用,随着今年以来楼市进入调整期,这些政策正逐一松绑。
在2015年工作部署中,也并未像前几年一样明确提及“限购”、“房地产调控”等关键词。胡景晖认为,这一改变意味着,随着市场情况的转变,政府对于楼市的思路和态度显著变化,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方向明显。
信号三:创新住房保障方法明年开建保障房700万套
在2015年工作任务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为重点内容。陈政高表示,2015年将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要打好独立工矿区及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实现在2015年基本完成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在2017年基本完成独立工矿区棚户区改造任务。
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面完成了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完成26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另外,陈政高强调,要狠抓公租房的配套设施建设,并要创新住房保障工作方法,“既要按需新建公租房,又要注意通过市场筹集房源,实现“补砖头”、“补人头”并举,提高住房保障的效率。”
胡景晖认为,保障房建设量的增加、公租房房源渠道的拓宽,可能会使楼市库存消化的压力加大。但“通过市场筹集”公租房源,对于部分供大于求的城市和地区来说,也可能成为高企库存转化为公租房源的一条通路。
今年,对于我国楼市来说,中央层面的调控政策也可以用“新常态”来形容,在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看来,从去年我国确定了双向调控、分类调控的基调后,今年,政府确实在将行政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手逐步撤出,且力度非常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今年各地方政府接连退出限购政策时,中央并未出手阻挡、干预,只是多次强调不同地方存在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措施的大方向,明确个别城市要严守不能放松限购的底线。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仅剩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及三亚未退出限购,而陈政高在本次会议上“注意地区间的差异”的表述,在陈宝存看来,是逐渐淡化“限购”中央层面的红线,将更多的自主权下放至地方政府的表现。不过,在陈宝存看来,由于北京等城市直接取消限购的风险过大,明年内完全取消这一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会适当调整。
在陈宝存眼中,他更关注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简单却有力的几个字。陈宝存表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明年将成为中国楼市的“大年”,而在今年下半年开工、拿地数据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今年央行、银监会的各种刺激政策确实也为这一趋势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从住建部对于明年政策的“促平稳”表态来看,明年开春降息、降准等适度宽松政策或许还将继续出台,这样的话,各地楼市销售量、房价从3、4月起有望出现普涨,一线城市和重点城市明年全年甚至能将涨幅维持在20%以上。
“从各领域、各部门目前吹风的情况总体来看,明年我国中央层面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行政手段继续推出,且通过其他方式不过分地继续扶持市场的思路不会改变,而市场发展趋势和格局也已基本确定,消费者和开发商都在时刻准备着下一步政策的出台,只要政策一颁布,市场将会马上出现明显暖意。”陈宝存表示。
- 中泰“大米换高铁”重启 合作升级
- 房地产开发商:明年要涨价 涨幅或至少在10%
- 北京限价政策或全面放开 豪宅扎堆入市
- 多个城市直达上海高铁获支持 长长三角城市群或扩
- 地产投资过剩 15城房价下跌风险大(名单)
- 中国高铁“出海”提速 挺进印度和巴基斯坦
- 标普:房地产低迷或构成中国银行业最大风险
- 楼市回暖 十大城市11月房价止跌回升
- 超八成城市房价跌回一年前 北京上海回涨
中泰“大米换高铁”重启 合作升级
2014年11月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下降6.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