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 十大城市11月房价止跌回升
2014-12-2 9:38:1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楼市出现回暖迹象,除了成交量上涨外,房价也开始有了止跌回升的趋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4年11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下称“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11月全国主要城市住宅价格跌幅继续收窄,十大城市住宅均价在连续6个月下跌之后首次出现微幅上涨。
具体而言,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8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8%,为连续第7个月下跌,但跌幅继续收窄,缩小0.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成都、杭州、武汉、重庆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的均价为18946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6个月下跌后,首次微幅上涨0.07%。其中,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个,依次为上海、深圳、天津、南京。上海由于新推楼盘价位较高,住宅均价3214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18%,涨幅居十大城市首位。
二手房方面,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也上涨了0.11%,涨幅较上月扩大0.0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0.96%,涨幅最大;深圳上涨0.55%,成都和杭州的涨幅均低于0.3%。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11月21日央行发布了两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这将成为市场加快库存去化的重要利器,楼市“暖冬”可期。从需求方面来看,多重利好政策的实施明显提振消费者信心,刺激购房者入市,11月成交量继续上升。
“房企去库存还不彻底,所以以价换量的策略在今年年底前还是会采纳的,这使得房价环比跌幅依然存在。但环比跌幅在持续收窄,说明政策刺激效应在不断体现。预计到了明年第一季度,百城房价指数有望止跌反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而从各大城市的房价表现来看,正呈现出分化现象。
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住宅价格环比10月上涨的城市有23个,涨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邯郸、西宁、上海、昆明、深圳、天津、柳州、威海、芜湖、淄博。邯郸和西宁涨幅在2%以上;上海、昆明、深圳、天津涨幅在0.5%~1.2%之间;柳州、威海、芜湖、淄博涨幅在0.4%~0.5%之间。
库存较大的二三线城市房价则继续呈现环比下跌趋势。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中山、绍兴、日照、兰州、珠海、东营、鄂尔多斯、菏泽、秦皇岛、吉林。其中,中山、绍兴、日照跌幅在3%以上;兰州、珠海、东营、鄂尔多斯、菏泽跌幅在2%~3%(含2%)之间;秦皇岛、吉林跌幅在1.95%~2%(含1.95%)之间。
严跃进分析,一二线城市在此前政策打压下,成交量不容易反弹。但目前在限购限贷松绑、降息政策落实、看涨预期驱动下,成交量容易上行,进而使得去库存压力较好释放,以上海、南京等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改变定价策略,进而使得价格有所上升。
从供应情况来看,成交量的回升进一步带动房企推盘积极性,各类项目加速入市。但在高库存及年度销售目标的压力下,房企仍以降价跑量为主。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9·30”房贷政策放宽之后,两个月内央行再次对信贷政策进行调整,重在发挥其引导作用,将对明年甚至未来更长时期内市场走势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虽然市场行情有所好转,但年内大部分城市高库存的现状仍未改变,未来“去库存”仍是楼市主旋律,短期内全国主要城市住宅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21日晚间,中国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此次降息是缓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改善实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无论是释放流动性还是降息对资本市场都是重大利好。”
新股将在下周迎来一波密集发行,本轮11家IPO公司将分别于11月24日、25日和27日申购,预示着短期资金需求加大。降息给资本市场资金面带来的繁荣是不言而喻的。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看来,由于降息超出市场预期,对股市形成利好。从周五A股市场的盘面来看,上证指数大涨1.39%至2486.79点,接近前期高点;深证成指也大涨1.55%至8332.30点。
汇添富基金指出,无风险利率的降低,对整个经济和股票市场都构成了较大利好。从板块来看,最受益的是利率极具敏感性的资产,如券商、保险、地产和基建等板块;对于银行板块而言,由于压缩了银行的息差因此短期利空,但在不良资产结构改善的情况下长期利好。
- 超八成城市房价跌回一年前 北京上海回涨
- 发改委再批四条铁路 项目投资总额高达662亿
- 住建部拟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
- 政策利好改变需求预期 房企内部传达“涨价令”
- 国税总局多地调研 年底前有望调二手房营业税
- 四川将投8000亿推动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建
- 10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69个环比下降 最大降
- 发改委再批5条铁路项目 总投资超过1500亿
- 上海放宽普通住房标准 去库存效果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