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销售政策呈现放宽趋势
2014-12-23 15:53:1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4年12月的前十天里,手机制造商小米跨界投资可穿戴健康设备、药企康恩贝通过并购杀入药品电商、健康资产管理集团百洋医药宣布打造针对线上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多桩大事件接踵而来,“指尖上的医疗”迎来滚烫的热度。
移动信息化在消费品行业层层突击后,正对最特殊属性的商品——医药与医疗服务的形式进行着颠覆。在药品销售端、硬件制造端与医疗服务端三大领域,互联网化正全面开花。
近日,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互联网的规则是集成、优化与合作,资金的体量并非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指标。“打造这个行业是一个费时间的过程,互联网企业与医疗企业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门槛,都有待突破。”
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药企、医疗提供商组成的阵营中,一方面不断有“新玩家”进入、有新产品推出,另一方面,却尚无足够成功的盈利模式和适用广泛的解决方案可供参考,此间的不确定性,也成为投资界与产业界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极大阻力。
医药零售端:政策大门将开
年关将至,被视为2014年行业最重磅事件之一的网售药品新政,也终将靴子落地。这一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我国药品销售政策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放宽趋势。
据多方消息证实,网售药品新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极有可能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不仅将使原本已在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的OTC(非处方药)与保健品进一步正规化,此前被严控的处方药网上销售或也将首迎解禁。
政策东风已至,越来越多的大型上市公司对试水新渠道销售跃跃欲试。
继九州通、上海医药、康美药业等药企之后,国内植物药企业康恩贝也于本月初加入了电商大军,通过2.71亿元的代价收购药品B2B电商珍诚医药30.81%的股权,一举拥有后者打造的“医药在线”销售平台与覆盖众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医药物流配送体系。
不仅是销售端因为新政沸腾不已,就连药品营销的阵线也从线下蔓延至了互联网。百洋医药便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
身为中国首批网上药店之一的百洋医药,现有约百人的专职团队专攻医药信息化应用。据其董事长付钢透露,像百洋医药这样每年对线上研发投入过亿资金的,业内屈指可数。之所以步伐激进,是因为集团层面相信“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改变,能使他们这样一家制造领域的‘小字辈’找到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百洋医药面对药品电商的布局主要有二:一是在线上做精准营销提高品牌的传播效率,这种做法在快消领域蔚然成风,但在广告营销上管制多多的药品领域却鲜有人尝试;二是发展药品O2O系统,力图打造出“医生线上开药、患者线下拿药”这样一体化的分销模式。
近五年来,随着电商业态的蜕变与沉淀,国内的医药电商渠道也在摸索中流变出多种平台架构与盈利模式。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以天猫医药馆和京东医药城等第三方平台、九州通与一心堂等医药流通企业自建平台以及健一网这样的垂直医药电商。
盈利难题:成长的烦恼
然而,快速发育、各占山头的中国医药[6.50%]电商,在销售额连年破纪录的同时,也有“成长的烦恼”。
2013年,作为平台类B2C网站,天猫医药馆的交易规模约为20.4亿元,独占国内医药电商47.89%的份额。相较之下,所有自主经营类的B2C电商网站,合计年交易规模16.8亿元,占据39.44%的市场。但市场规模高增长之下,盈利率到底几何?
- 药用辅料行业发展将经历三阶段
- 中国创新药的时代已开启
- 印度向非专利药物大开绿灯 再陷知识产权争执
- 我国万亿保健品行业迎新一轮洗牌
- 媒体:抽检12种阿胶只1种合格
- 我国医药业或迎重组高峰 苦等领头羊破局
- 我国药品定价改革浪潮将至
- 我国医用制粒机需不断发展创新
- 中外药企竞逐仿制药背 售价比专利药还贵
银监会: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增量
我国二手车市场规模或超千万辆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