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我国银饰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2014-11-13 15:58:5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银饰消费的整体增长幅度超过工业应用需求的增长幅度,银饰领域的需求在制造业总需求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我国银饰需求与黄金饰品需求一样,20多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09年之后,市场发展速度更快。

 

  日前,在2014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史洪岳指出,近年来,我国银饰业发展较快,前景非常广阔,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中国银饰业是中国珠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银饰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我国银饰消费在制造业总需求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银饰消费的整体增长幅度超过工业应用需求的增长幅度,银饰领域的需求在制造业总需求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2006年至今,我国首饰及银器用银量首次超过泰国、意大利、印度等传统用银大国,居世界首位。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银饰需求与黄金饰品需求一样,二十多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首饰及银器年用银量超过2260吨,终端销售额近200亿元。

  但今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景气度不高以及一些具体政策的影响,我国银饰消费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预计下半年我国银饰消费会有所回升,可是全年银饰消费用银同比减少已成定局。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银饰加工业及其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加工集群化现象明显。我国现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银饰加工基地之一,从业人员达数万人,由于历史原因及示范带动效应,我国银饰加工呈现明显的集群化现象,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的几个地区。这两个省份的银饰加工占据全国加工量的90%以上。其中,深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银饰加工和批发中心,其银饰加工量超过全国的一半。

  总体来说,在我国的银饰加工领域,家庭作坊式企业数量占据较大比重,规模化的企业数量非常少,绝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接受别人的订单,为别的批发或零售企业加工生产,没有自己的终端品牌。

  设计、加工水平及品牌化建设不断进步。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银饰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银饰企业增加投入,致力于打造优秀品牌,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终端渠道的拓展及研发、设计、工艺水平的提高,已建立自己的研发、设计专业团队。如莆田金福全首饰有限公司将3D技术应用到设计和生产工艺中,做参考的样板、模板,使产品的尺寸比例精准度得到保证。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在市场大潮的磨砺下,我国银饰业涌现出了深圳信德缘、河南梦祥等一批优秀企业。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开始发挥作用,银饰行业的集中度在逐步提高,优秀企业在市场份额上获得了与其品牌美誉度相应的回报,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如河南梦祥以传播中国高雅银文化为己任,年加工白银超过40吨,生产首饰80万件以上。

  少数民族银饰为市场增色。少数民族银饰是我国银饰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工艺和别具风情的设计为主,绝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别具风情。

  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谈及我国银饰业的发展前景,史洪岳认为,我国银饰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巨大,前景广阔。我国珠宝市场梯级层次多,需求拓展面大。城市是珠宝消费最重要的市场。我国有近3000个县,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达655个。如果说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处于某种结构性饱和的状态,那么我国大量的二三线城市和更多的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则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而广大农村地区市场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发展更为广阔。因此,预计到2020年,我国内地珠宝年销售额将达到6000亿元,银饰消费超过300亿元。

  与此同时,史洪岳指出,虽然银饰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由于受政治、经济、军事、地缘甚至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兼具金融产品和大宗商品双重属性的黄金在近年来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巨大。有着黄金影子之称的白银也同涨同跌。

  我国传统银饰产品和银器的市场定价大多采用原材料价格加上工费的形式,时尚银饰虽采取按件计价的方式,但也会根据原材料价格的变化随行就市,随时做出调整。因此,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企业就会遭受直接的经济损失。现在还有一些企业的银锭库存是在白银价格相对高位的时候入货的,损失显而易见。此外,当白银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时,产品的销售则受到影响,也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

  二是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目前,我国银饰业整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再加上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体系和氛围,导致我国银饰业陷入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研发、设计、工艺等领域进行创新投入,或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自己专属的职业设计师,仿版和抄版的现象比较普遍。产品设计雷同,缺乏个性化、差异化,忽视产品独特性的表达,经营方式也是简单的模仿,千店一律的现象明显。同时,少数具有自主设计、研发能力的企业,在创新程度以及成果的转化和保护方面,也有待加强。

  过度同质化必然带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和越来越低的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了行业的整体利润率水平。而合理的利润不仅是企业,也是行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行业利润长期偏离正常水平之下,将会严重影响我国银饰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削弱我国银饰业的竞争力。

  三是银饰文化对产业贡献力亟待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在银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上,意识比较薄弱,成果较少,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力比较低,这也是我国银饰同质化现象的重要表现。

  同时,我国大部分银饰产品尤其是传统类的产品,在市场上一般都是按克销售。在这种方式中,设计、工艺的价值丝毫没有得到体现,品牌或者文化的附加值看不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品牌都按件销售,其折合成的重量单价高出国产首饰很多,其产品品牌或者文化的附加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目前我国首饰及银器年用银量超过2260吨,终端销售额近200亿元。我国银饰加工及其市场的特点在于加工集群化现象明显,设计、加工水平及品牌化建设不断进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少数民族银饰为市场增色。分析认为,中国银饰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趋势向好,前景乐观。我国珠宝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创新将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技术环境将会更加优化、国际化发展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北美白银首饰需求预计增加5%~10%,美国上半年首饰进口上升了7%,欧洲今年首饰需求轻微下降,不过英国需求仍然很强盛,印度2014年白银首饰制造粗略估计增加20%,中国黄金和白银首饰销售今年上半年下降了5.4%,达到1497亿元。另外,土耳其、意大利和泰国的白银首饰进口也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劲。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34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形势及投资潜力分析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详细]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三胜咨询]北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