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品牌建设上还存3大问题
2014-11-5 11:58:3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市场份额上全面逆袭国际大品牌之后,国产手机在产品均价上也传来捷报。市场调研机构赛诺咨询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国产手机平均价格正在上升,由去年年初的879元上升至今年9月的916元,其中华为表现尤为突出,手机均价较去年年初已经提高400元左右。同时,苹果和三星的手机均价持续下降,苹果由于低端iPhone4S产品的销量占比较大,均价下跌超过1000元;三星高端机型销售不佳,均价较去年年初也下降了近200元。据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GfK的市场监测数据,在2000元~2500元的价位段中,vivo和OPPO两品牌的市场占比已逼近三星和苹果,而在2500元~3000元的价位段中,OPPO和华为两品牌的市场占比甚至已超过苹果和三星。
对一款手机而言,产品价格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其价值,更包含着以品牌为核心要素的附加值。国产手机均价开始走高是国产手机品牌力有所提升的重要体现。此次国产手机均价提升的背后,也折射出国内厂商在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上的小喜和大忧。
喜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经过近一两年的努力,在品牌建设上已初显成效,凭借近来的Ascend系列产品逐步走入高端市场,并获得消费者认可。而vivo、OPPO两大品牌则在最初的产品定位时就瞄准中高端市场,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品牌形象。这也是其能够在3000元以上价位段占据10%以上份额的关键。但忧的是,从整体来看,国产手机均价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1个月整体上升不足40元,大部分品牌依旧在1000元以下的市场中拼抢和较量。而在3500元以上,甚至是5000元以上的市场中鲜有成绩。即便是中兴、酷派、联想这3家国产手机的巨头,其产品均价也还在700元左右徘徊。
这样来看,国产手机均价的微提升恐怕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往小了说,没有品牌溢价能力作为支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利润缺失。在智能手机基本普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手机市场竞争已经非常充分,马太效应将愈加显现,手机厂商要么赚得盆满钵盈,要么赔本也赚不来吆喝,未来两极分化可能愈演愈烈,没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恐怕要在新一轮洗牌中消失。往大了说,没有利润保证的产业就没有创新可言,这直接影响企业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再投入,进而影响中国手机品牌在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当中后劲不足。
总体而言,国产手机厂商在品牌建设上还存在3大问题: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导致行业话语权旁落,处于供应链劣势;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设计,深陷激烈的竞争,不断放弃利润;三是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难以短期见成效。因此,即便目前一线国产手机品牌无一例外在加强品牌建设,由机海战术向精品路线过渡,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布局,但效果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此次国产手机均价走高虽然不是偶然,但也还只是一个微改变,提升国产手机品牌整体竞争力依旧任重道远。
事实上,国产手机冲击高价位的脚步,十几年来从未停止过。从早年TCL推出钻石手机,到宇龙酷派的双卡双待智能手机,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但大都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代表。
“产品定高价没问题,关键是品牌是否能跟得上。”咨询机构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在国内消费者的普遍印象中,苹果、三星这些洋品牌并不是产品能卖多贵,而是品牌有足够的溢价能力。“这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扭转的,也不是手机这一个行业的问题,汽车、家电、日用品,很多行业都是这样。”
但值得关注的是,以oppo为例,如果旗舰产品高定价的过程中消费者并不买账,其这些年来根本没办法将定价逐步提升,3000元、3500元,再到现在的4000元。
代理商确实需要高价产品来获得利润空间,但他们同时也是市场中最敏锐的群体,价格扛住了销量扛不住,市场很快会有反应。”他表示,过去很多国产手机兵败如山,都源于这种情况———高价没扛住,产品价格掉下来,在品牌提升上做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如果说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只是‘常规动作’,那么现在看上去比过去更‘有戏’的关键,似乎落到了大环境的变化上。”
- 板材产业结构不合理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 解析:养老产业如何升级?
- 我国家具电商需明确定位促发展
- 中国家具进入中低速发展 行业亟待提升品牌
- 多因素阻碍 玩具企业深陷两难窘境
- 橱柜纷纷跨界全屋定制 业内:跨界需谨慎
- 工信部拟修改政策应对明年稀土出口形势
- 消费需求下滑 家电企业寻求高端化转型
- 钢铁行业日益下行 制造商希望通过出口摆脱困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