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市场“商业化”指日可待
2014-11-12 17:45:5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王秀香当日出席2014APEC中国日新兴产业论坛“新能源产业分论坛”时做上述表示的。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代表,光伏产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并成长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但遗憾的是,中国生产出的光伏产品中,有9成以上出口国外。
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有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70%以上是输送到欧洲市场。2013年欧盟决定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将中国光伏企业带入“冷冬”。随后,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提振光伏业。
王秀香说,2011至2013年间,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痛苦的时期,但企业同时也经历了宝贵的加强技术、管理创新、优胜劣汰的过程。
她根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几个大型光伏企业的季报分析说,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光伏行业已逐渐走出困境。据王秀香介绍,目前中国大型光伏企业产品销售,已经不再依靠传统欧洲市场,在美国、日本、非洲、南美都占有一定份额。“这说明中国光伏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稳定了。”
对于目前中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出席当日论坛的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认为,智能电网发展不够。
他说,所有新兴能源都是不稳定的、间断性的,而发电需要均衡的供应。“智能电网就是在供电多的时候,把电储存起来,没太阳、阴天供电低的时候再将电能释放,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过去几年,全球光伏产业的制造中心正在迁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产业委员会主任赵颖指出,在2011年,欧洲光伏产业达到巅峰。但是最近几年,整个亚太地区的光伏产业正大幅提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与日本加在一起的总产量已占到世界产量的近60%。
伴随着光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将逐步下降。王秀香预计,未来3年至5年,中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本将下降至每瓦0.4美元左右,合人民币约2.5元,届时,用电价格会超过发电成本,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将真正的实现商业化。
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发展,需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以提供支持。智能电网就是在供电多的时候,把电储存起来,没太阳、阴天供电低的时候再将电能释放,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3年至5年,中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本将下降至每瓦0.4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2.5元,届时,用电价格会超过发电成本,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将真正实现“商业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颖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20GW,2014年计划安装10GW,至2020年,中国将有100GW的光伏装机容量。
赵颖说,中国光伏产量在增加,成本却在下降。据他介绍,2007年,中国光伏价格每瓦约每36元人民币,现在每瓦3.8元,短短七年时间成本下降10倍。
据了解,中国光伏行业因受国家政策扶持及技术创新等利好因素影响,目前整体有回暖迹象。根据公开报道,已经有百亿级别的资金涌入。
- 千亿元市场待开发 光热发电产业商业化前景可期
- 风电“抢装潮”后或现“大萧条”
- 未来定制服务或引领小家电新潮流
- 内蒙古迎来发展光伏产业的新机遇
- 能源消费格局不断演变 生物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
-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预计将明年走出谷底
- 煤层气十二五抽采目标难完成 “气荒”短期难缓解
- 预计天然气消费扩张步伐将有所放缓
- 用水缺口庞大 海水淡化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五金刀具行业发展形势良好
2014年10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统计(分品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