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通过开放平台加大医药研发创新力度
2014-12-9 13:45:1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2月8日,当前全球新药研发普遍面临着费用持续上涨、开发难度增大的挑战。对此专家指出,我国应通过开放平台加大医药研发创新力度,实现向医药强国的突破。
7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上,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表示,到2020年约有价值2590亿美元的药品将面临专利悬崖,而研发费用持续上涨、开发难度增大是全球新药研发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如果我国能在这一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将有可能真正实现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突破。
专家认为,如何在创新研发层面完成突破,已成为中国制药行业最重要的课题。而通过外包前期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研发的中国企业,既能积累技术能力和智力资本,又熟谙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正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摆脱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局面的重要引擎。
“中国正迎来医药市场发展的最佳机遇。”药明康德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说,通过一个开放式平台对技术、能力和资源进行灵活配置,让个人、企业、科学家和创业者都能获得覆盖医药研发全过程的服务,将能从整体上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变革创新。
李革认为,现在医药研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以前孤立的、封闭式研发体系,变成一种开放式、网络状的研发体系,大量运用外在能力和技术。而领先的药企正逐渐由过去的研发外包变成平台服务,整个药物研发过程好像一场“研发接力跑”,每一位创业、创新者都是不同站点的接力选手,而研发服务平台就是最具活力的跑道。不难想象,接力跑完马拉松的成功机会,要远比一个选手独自跑完大得多。
相关资料显示,多数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新药研发的成本至少要10亿美元。如何提升研发效率,创建全新的研发理念和研究模式,正在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关注的重点。
克服两个“10”:平台筑起研发接力跑道
医药研发成本不断提升,行业内一直有两个“10”的说法,一个是多数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一个是新药研发的成本至少要10亿美元。国际绝大多数药企选择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医药研发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也让越来越多的医药巨头和生物医药公司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巨大价值。如何不仅仅是通过降低人员成本角度来改善研发效率,全新的研发理念和研发模式,已经在悄悄改变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的格局。
李革博士认为,现在医药研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以前孤立的、封闭式研发体系,变成一种开放式、网络状的研发体系,大量运用外在能力和技术。而药明康德也逐渐由过去的“研发外包”,变成了“平台服务”,整个药物研发过程好像一场“新药研发接力跑”,每一位创业创新者都是不同站点的接力选手,而研发服务平台就是最具活力的跑道,每位选手跑好自己最擅长的一棒,从研究,到开发,到市场,有力有效地跑完“新药研发的马拉松”。不难想象接力跑跑完马拉松的成功机会,要远比一个选手独自跑完大得多。
两个“创富故事”:平台实现药物研发梦想
从美国硅谷到上海浦东,曾在全球多家知名医药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药明康德首席运营官杨青博士,讲述了两个药明康德的客户案例,呈现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富能力。其中一个是美国宾夕法尼亚一家只有两个全职员工、一个半职员工的创业团队,他们在18个月之内通过药明康德平台把创新药物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实验结果,以1.4亿美元被美国另外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收购。
另一家很小的美国公司请药明康德完成了一个抗丙肝的化合物的合成,最后这家公司以110亿美元被收购。这个抗丙肝的新药之后获得美国FDA“突破性药物”资格,批准上市6个月时间里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可以说是全球医药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重磅炸弹级新药之一。
从这两个案例看出,医药研发已经不再是大公司的专利,也印证了开放式的技术和能力平台对于药物研发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对传统的医药研发模式的颠覆。不过十年前就开始思考平台问题的药明康德,当时的“开放式平台”理念并不被业界看好,因为“没有人这么干过”。董事长李革很欣慰敢于创新并坚持平台理念所获得的成果。目前,药明康德已成为全球公认最具医药研发实力的开放平台公司,同时承载国内外几千个项目,涵括从研究探索到商品化生产的全过程,小客户小到只有1个员工的公司,大客户囊括全球排名前十的跨国制药巨头,而在这其中与中国药企的研发合作正在全面走向深入。
李革博士表示,“中国的病人理应享受和西方病人同样高水平的药物治疗手段”,希望药明康德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成为承载中国医药研发接力跑的坚实跑道,帮助任何人和任何公司实现药物研发梦想和事业上的成功,最终让中国广大老百姓能真正“用得上、也用得起世界最先进、最有效的新药”。
- 移动医疗产品市场已形成多种盈利模式
- 分析:制药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应要创新
- “新常态”下 服装业谋求创新很重要
- 医学联络员模式兴起 或换汤不换药
- 广东盐业试水O2O多样化经营
-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才能弯道超车
- 涂料品牌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 如何推动未来医疗的“移动”?
- 钢铁多元化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含南沙前海横琴
股市迎来发展机遇 没必要主动调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