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或将接棒高铁 加速“出海”
2014-12-8 16:54:3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凭借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等综合实力优势,中国高铁在海外“抢滩登陆”势头强劲。中国核电企业和有关专家在正在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核电峰会上表示,作为中国制造海外出口的另一张“王牌”,实力雄厚的中国核电或将接棒高铁加速“出海”。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4日说,中国已将沿海核电工程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包,将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这释放出中国即将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的积极信号。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庄火林说:“中国核电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我们无论是在已建和在建的技术都已经非常全面,我们在核电建造领域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
据介绍,目前中国核建承建的已发电机组已经有23台,其中包括巴基斯坦两个机组。在建的机组有29台,包括巴基斯坦的两台。通过建造已经积累了核电机组在各种环境下建造的丰富技术和宝贵经验,AP技术(三代核技术AP1000)经过实践已经完全掌握,而整体浇筑技术也得到了突破。
目前,中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核电装机占中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不到2%,远远低于全世界15%的平均水平。
庄火林透露,目前中国核建已经具备了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能力,拥有包括能完成多种堆型核电建造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也能建成多种规格的商用核电站。同时,完成了拥有7个大类、38个子类,总共310子项的核电建造的标准化系统,而制造、设计能力也达到了国际标准。
原机械工业部重大装备司司长、核电办公室主任许连义说:“目前,中国凡是计划制造大型核电设备的企业都找到了自己的出海口,以保证企业制造的大型核电设备能够运出去。”
中国核电建造企业具备“走出去”实力的同时,中国核电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按照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要求,中广核与中核集团的技术进行融合,推出了“华龙一号”整体的技术。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中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教训,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机型。
11月3日,国家能源局对福建省发改委、中核集团公司的请示报告发出复函,同意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这意味着“华龙一号”近日已经正式拿到了国家能源局的落地“路条”,也意味着首个“中国造”核电新机组正式落地。
此前,在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在京组织召开“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审查会上,由43位院士、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经认真审查,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装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可以出口的核电机型。
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研发部总工程师郑华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对华龙一号感兴趣,我们将参与下一代英国核电的市场开发和发展。
此外,南非、土耳其、孟加拉国以及包括泰国、印尼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中欧、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也表达了对“华龙一号”的兴趣。无论是在APEC会议,还是中国高层在与美国、法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领导人会谈时,“推销核电”也与“推销高铁”一样成为重要内容。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研究部主任张世国说:“现在这个时间点,中国核电和高铁一样具有全球竞争力,而‘走出去’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未来希望政府能够主持搭建国内核电企业合作的平台,统筹核电‘走出去’战略,打破核电企业的合作壁垒,让中国核电走出去能够进行深度推进,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最终目标。”
核电核能将是今年四季度乃至2015年主题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基于以下三大投资逻辑:一是基于核电建设重启在即,随着日本开始放行,中国核电重启已无悬念;二是核电关键技术突破后,核电技术可作为中国高端出口的象征产业之一,或将复制高铁出海路径,替代纺织、家电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产业出口;三是中国在建核电核能规划装机量全球第一,政府明确要求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5%,产业蛋糕巨大。
方正证券表示,从投资策略上,可重点关注以下两大细分领域:一、核岛设备,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二、其它关键设备及相关原材料提供商,如丹甫股份、佳电股份、兰石重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太钢不锈、东方锆业、烯碳新材等。
- 新一轮煤电博弈进入状态 煤价存在小幅探涨可能
- 国产矿危机再发酵:山东九成矿企成本高于矿价
- 国家电网明年规划13条特高压 设备企业分享“蛋
- 铁矿石资源税从价计征短期难完成
- 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发放流程将被简化
- 发改委:确保安全前提下 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
- 区块难落实 第三轮页岩气招标难产
- 质检总局:将停止在用机动车“油改气”
- 消费旺季来临 煤价或将迎一轮短期反弹
银行系P2P平台已达11家 国开行P2P收益最
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呈放缓势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