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牛市来了吗?1万亿天量成交是新常态?

2014-12-8 9:50:4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12月5日,沪深两市成交量突破万亿大关。量价齐升,市场一片欢腾。A股市场的牛熊逆转与涨跌轮回,老股民们都曾悲喜交加过。好行情固然可喜,但广大散户能够在行情中获益的又有几许?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牛市,让人没法淡定了。

  眼看着一只只大象在空中乱舞,股民们既亢奋又害怕,既充满信心又疑窦丛生。经历过熊市的老股民们普遍吓得闭上了眼睛。“涨得越高、跌得越凶”,这大象要是从天空掉下来,股市得砸出几个坑?

  80后、90后的新股民们却无所畏惧。有钱,就是任性!管它是“猪”还是“象”,先飞起来给股民们看看,原来大牛市有这么刺激!

  这些天,各地证券部里挤满了新开户的股民。这些菜鸟们带着虔诚、希望和身家性命,挤进了股市这片前途未卜的莽原。“政策支持+资金推动”的牛市,让新股民们热血沸腾,却让老股民们谨慎前行。

  牛市来了吗?难道这不是牛市吗?在每天接近万亿成交的狂热里,我们不仅听到了牛吼,还天天看着牛股。低迷多年的股市,眨眼间就变成了一轮超级牛市吗?狂热之后,这个市场会走向何方?如今让人震惊的行情,又将以一种什么方式结束?

  在“疯牛”面前,或许理性的声音显得那么的微弱、单薄而又不合时宜,但我们还是想提醒一下股市里的“升斗小民”们,要想在万亿海啸般的牛市中游泳,仅靠盲目乐观是不够的。多问几个为什么?看好你的钱袋子,这才是最重要的。晨报首席记者王洁
  
  1 为什么这次牛市看上去很恐怖?

  “杠杆对疯牛推波助澜”


  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最近这一周你根本没法炒股票。你觉得7000亿成交算天量了吧,没过两天,9000亿元成交已被踩在脚下;你觉得大蓝筹们步履太缓慢了,只要钱到位,多重的大象都可以飞上天。最近疯牛一般的股市,专治各种不服。

  A股成交创全球天量,银行、券商、保险齐刷刷地涨停,就连套牢百万股民的中国石油(601857),都连续拉出两个涨停板!就在大家欢欣鼓舞,认为久违了的牛市已开始奔腾之时,大盘在半个小时内的落差竟达到了160点!

  有业内人士感叹:“这是有了股指期货之后,中国股市的第一个牛市。”是啊!有了杠杆的力量,这一次的牛市看上去很恐怖。

  业内人士认为,与2007年的大牛市不同,杠杆成为本轮市场走牛不可忽视的力量。融资融券、伞型信托、其他金融市场信托产品的疯狂涌入,对“疯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截至12月3日,全市场融资余额为8483亿元,较7月底增长了一倍。而业内按照截至9月末行业净资产8500亿元、杠杆5倍计算,在其他业务都不做的情况下,券商融资额极限值可以达到4.25万亿元,明年则预计能达到1.5万亿元。
  
  2 大盘涨了这么多,还能往里冲吗?

  “营业部说今天开户的号发完了”


  从7月的2050点,到上周五收盘的2937.65点,在过去几个月里,A股气贯长虹,累计涨幅超过40%。仅最近两周,涨幅就接近20%。上涨速度之快,已超出很多投资者的预期。

  上周五,一位上海新股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大早,他就来到营业部,但经纪人却告诉他,今天开户的号已经发完了。“我连早饭都没吃就赶过去了,是在往股市送钱啊!”新股民很是不解。

  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周报显示,11月22日至28日,A股新增开户数达36.94万户,日均开户数7.39万户。相较于过去连续六周突破20万的新增A股开户数,再次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A股账户交易活跃度也大幅提升。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2027.39万户,较前一周的1416.67万户大幅增加了610.72万户,增幅达43.1%。此外,部分休眠账户数也开始苏醒。这些都令A股成交不断创出新记录。

  不过,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投资有风险,特别是在连续大涨之后,入市需要更加谨慎。

  3 5000点根本不算事儿?

  “希望市场平稳地走,要走三年”


  今年9月,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的一则《党给我智慧给我胆》的研报,曾高喊“5000点不是梦”的豪言壮语。当时,上证综指还在2300点一线苦苦徘徊。如今,站在3000点脚下的A股,已开始仰望下一个高峰。

  5000点就在前方,看多的分析师说,牛市来了,明年A股站上5000点并不是梦。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日前便透露,2015年“金融蓝皮书”很快将出炉,明年上证综指可能会涨至4000点到5000点。

  尹中立认为,包括国企改革在内的一揽子改革措施的推进与实施,将有效激活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另外,“一路一带”战略也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经济与外交蓝图,可以有效降低股票市场的整体风险溢价,增加投资者信心。整体来看,现在已经形成牛市氛围,明年上证综指可能会涨至4000点到5000点。

  上周,银河证券在2015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中也表示,明年股市的上涨将远远超过GDP、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过,银河证券并不希望市场像2007年一样疯狂,“希望市场平稳地走,要走三年,三千、四千然后就是五千点。”

  4 这一轮牛市的风口在哪里?

  “只要是大象,只要还没上天,就还有被吹的可能”


  风来了,“猪”和“大象”满天飞。这是市场对这一轮行情最贴切的形容。对于围观的投资者来说,“猪”和“大象”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风向。

  这一次牛市到底会迎来多大的台风,多疯狂的海啸呢?上周五,沪综指半个小时内160点的震幅就是一次小演习。对于心脏有足够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来说,震就震吧,关键是看准市场变化的风向。

  12月以来,金融股率先暴动,接下来券商股集体群魔乱舞,然后,“两桶油”毅然发力……研究风向的老股民们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风是要把大象吹上天的。只要是大象,只要还没上天,就还有被吹的可能。于是,上周五,建设银行(601939)这头大象慢悠悠地上了天。

  大象飞过之后,风口又该吹向谁了呢?有分析师调侃:大象之后,逻辑最清晰、受益最明确的当属医药医疗器械股。因为让人心惊胆颤的行情,必会刺激心脑血管药物和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的需求。

  虽然是玩笑话,却说明市场在时刻研究风向。上投摩根基金近日发布的2015年策略报告就认为,2015年市场依旧乐观。在资金持续流入情况下,建议采取大盘蓝筹和成长股均衡配置的策略。
  
  5 1万亿天量成交是新常态?

  “未来两市成交峰值将超1.5万亿”


  伴随着各路资金的蜂拥入市,A股最大单日成交纪录被频频改写。11月11日,沪深两市以5810亿元的成交总额创下新高。11月24日,伴随着降息利好,两市成交纪录推升至5844亿元。

  此后,A股开始向全球成交纪录发起挑战。11月28日,沪深股市总成交额突破7100亿元,逼近美国股市于2007年7月26日创造的995亿美元历史最大成交纪录。

  12月3日,A股成交再度刺激市场神经,两市成交金额合计9149亿元,已将美国股市保持的纪录远远甩在身后。仅仅过了两天,新的世界纪录又诞生了,12月5日,沪深两市以10741亿元创下全球股市单日成交新高。

  “我们要接受成交天量这一新常态。”民族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徐一钉告诉北京晨报记者,2007年那一轮大牛市中,A股最大的成交金额为4000多亿元,按当时的M2计算占比为1.5%。如今,M2是120万亿元,股票交易量超过8000亿元将成为新常态。券商们预计,未来两市成交的峰值将超过1.5万亿元。
  
  6 第9次牛市能持续多久?

  “纯粹因资金因素而导致的牛市都是短暂的”


  A股在过去的23年里,已然经历了8次牛市。第一次在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涨停板限制,将牛市推至顶峰。当天股指单日涨幅105%,这一纪录至今未破。但三天后,那一轮牛市就彻底结束了。

  纵观A股的数次牛市,一般在波段行情中的牛市,持续时间大概在2个月左右。而一轮大级别的牛市,则会持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而美国股市在1901年至2001年的100年时间里,出现了四次大牛市。整体来看,美国的大牛市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出现根本改善的基础上的。尽管如此,牛市过后,美国的股票市场依然出现像1929年的大萧条。

  此外,研究人士发现,所谓的大牛市或长期牛市都是由新技术革命导致的。纯粹因为资金因素而导致的牛市都是短暂的。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资金过剩而出现持续数年的大牛市。

  7 牛市为何在经济下滑中登场?

  “降息和大规模基建获批为牛市创造了必要的气氛”


  人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股市反映的是当下经济情况,而有些人认为它所反映的是未来。

  当前的经济依然处于下滑区间,因此很难让人相信股市正在反映时下的经济现状。正因如此,如果说非要给股市的上涨找一个理由的话,很多人相信,它是在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多少年来,投资者对股市没有改变的一个认识便是“政策市”。而细数在本轮牛市产生期间,政府推出的各类政策,降息无疑是最明确的一个信号。

  除了降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给投资者造成震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两个月以来,发改委先后多批次、大规模的批复铁路、机场等项目建设投资,近日又推出了“七大重点领域工程包”等计划,这些在一些券商的分析报告中,无不被认为是重大利好,在很大程度上给股市走牛创造了必要的气氛。

  然而,气氛归气氛,从根本上看,股市上涨还是基于对上市公司业绩改善的预期。如果到明年年中时候还看不到任何好转的迹象,恐怕股市就会被打回原形。

  8 在为IPO注册制开路?

  “证监会真有能力推动股市上涨吗?”


  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牛市产生条件出现时,阴谋论就会盛行。近来市场上关于股市走牛的分析文章很多,很多人相信,这一波牛市是“人造”的,除了“解套论”之外,还有人认为,是证监会在一手导演。

  证监会为什么会导演一次牛市呢?是为了给IPO注册制开路。其逻辑是:据证监会的消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在对细节进行讨论完善后,改革方案将于明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在注册制推出之前,各方力量都在博弈,支持和反对的力量都很大。为了减少阻力,必须让中国股市来一次牛市行情,行情转好啥事都好办,行情不好,阻力会很大。

  又是一个“阴谋论”,但这个“阴谋论”看起来要比那个“解套论”要靠谱一些。至少从论据上看,IPO注册制确实有可能在短期内跟投资者见面。而从改革的操作性上分析,股市走牛也确实能够减少很多的阻力,并且能够确保注册制真的推出之后,不会发生股票卖不出去的情形。

  从逻辑上看,确是有可能性的,但是否具有可行性就另当别论了。还是那个老问题,证监会有这个能力推动股市上涨吗?证监会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很大的改革压力,为何牛市现在才被“创造”出来?排除时间上的选择,证监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推高股市的呢?还是要请熟悉“内情”的人说出个一二,才能让人信服。
  
  9 牛市登场是要为中国经济解套?

  “撬动股市走牛,光有钱不行,还需要预期”


  早在两个月之前,就有评论界人士指出,股市走牛,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利用股市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如果融资难、产能过剩、地方债、国企改革、内需不足等这些套在中国经济头上的套儿都可以用股市上涨去解,那确是一盘好棋、大棋。

  股市上涨对经济有好处,这谁都明白。但如果借此认为是政府一手制造的牛市,恐怕是政治小说看多了。撬动股市走牛,光有钱不行,还得需要预期。而预期是不可能通过串通一气或者行政指令形成的。不说当前市场上有几千万的散户投资者,就是机构投资者,要想让他们达成统一意见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现在,还是有很多机构表示当前行情是泡沫,大牛不会出现。

  不可否认,股市是可以引导的,通过超大规模的资金在市场上收购,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政府真的要推高股市,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层面来解决,例如减少或取消印花税、资本利得税,推出T+0交易制度等等。何必舍近求远,用费劲但可能最终达不到目标的技术手段呢?
  
  10 理财“宝宝”们因此失血?

  “宝宝们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沪深两市成交量单日突破1万亿,众多的投资者从最开始的犹犹豫豫变得坚定,“牛市来了”的预期正在成真,新增开户数量的激增以及众多沉睡账户的苏醒就是明证。

  那么问题来了,在央行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市场上的流动性基本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钱都流向了股市,其他市场的资金是否会相应减少?上半年闹的风生水起的各类理财“宝宝”们是否会因此而失血?

  在降息效应以及股市上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宝宝”们的日子的确开始不好过了。据公开报道消息显示,截至12月4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即“余额宝”)规模为5348.93亿元,与三季度末持平,相比今年一季度末的5412.75亿、二季度末的5741.6亿,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实际上是货币基金,其市场行情受多方因素影响,但最重要一点是市场的风险偏好。当投资者相对厌恶风险的时候,货币基金会有较大规模的增长,而当投资者开始偏好风险时,资金就会很容易流向权益类基金或者直接流入股市,之前流入到货币市场的资金也会被抽调到权益类基金市场。很多基金经理表示,2015年“宝宝”类理财产品下滑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股市预测很诱惑人,但也同样迷惑人,如果说各大机构、舆论场和股评员,能够算定股市走向,这个世界可能到处都是股神了。吊诡的是,大的机构投资者或许是理性的——哪怕是投机的理性,但广大散户却往往成为反智的紊乱消息跟从者。他们的信以为真恰恰构成了股市或牛或熊的基本面。这样的基本面往往和宏观经济背道而驰,但却源于以讹传讹的所谓政策利好的各路消息。

  投资者入市,还是要谨慎为妙。遭逢大牛市,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大赚一笔。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1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