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迎来发展机遇 没必要主动调控
2014-12-9 11:42:1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2月8日,沪深股市再度大涨。上证综指全天涨82点,并一举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
下半年以来,股市开始摆脱7年熊市的困扰,逐波走强。尤其是最近半个月,指数加速上涨,市场交投活跃,单日成交金额创纪录地破万亿,“牛相”尽显。
近几年,A股市场走势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背离,与国际上主要市场的走势相背离,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亏损累累,许多股票特别是大盘蓝筹股被冷落。可以说,人心思涨已久。这次由蓝筹股“领军”的上涨行情,让很多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让长期遇冷的股市重新受到社会关注,这对于未来直接融资的扩大,以及A股市场自身发展,无疑都有较强的积极意义。
但是,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股市急剧升温,由冰点迅速达到沸点,整个市场处于兴奋状态,也出乎不少市场人士的预料。此时,保持一颗冷静的心,理性看待股市热潮,就显得尤为必要。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在满心欢喜的同时,不能忽视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股市是容易凸显“羊群效应”的场所。上涨时,市场被乐观情绪包围,往往忽视风险的存在;下跌时,恐慌情绪相互传染,又会出现过度悲观。这波股市上涨中,部分抓住主流热点的投资者获利丰厚,巨大赚钱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涌进股市,有些人甚至通过融资交易放大杠杆。数据显示,11月24日至12月5日,全国日均新开股票账户9.7万户,仅12月5日新增开户数就达17.97万户;目前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逾8000亿元。在市场短期已积累较大涨幅的情况下,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更应该理性投资、敬畏市场,认清股市有风险,不盲目跟风炒作,坚决摒弃赌博、暴富等不健康心态,不受诸如融资炒股、卖房炒股等误导。实话实说,对工薪阶层而言,拿闲钱炒股还可以,能赚就赚些,亏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赌上全部身家甚至借钱炒股风险甚大,实在要不得。
各类市场机构也须保持理性态度。随着股市上涨,“上证综指将涨到5000点、8000点甚至要过万点”的言论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这其中有些还是来自专业机构的观点。机构固然可以根据自身研究发表对未来走势的看法,但在市场情绪已经较为亢奋的氛围下,如此“放卫星”客观上无异于火上浇油。对研究机构而言,当持严谨态度,客观公正发布研究报告和市场观点,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随着新入市投资者迅速增加,券商等证券经营机构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在促进理性投资方面尽到责任。
管理层如何看待此轮上涨,也是众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大幅上涨之后,市场有一些担忧:监管层是否认为股市已过热?是否又会出手打压股市?股市运行有自身规律,也有自我矫正机制。绵绵熊市里,投资者损失惨重,不都挺过来了?也没出什么大事。如果市场好不容易迎来涨势时就喊“过热”,甚至出手干预,那投资者会怎么想?只要股市波动不产生风险溢出,不对整体经济运行带来威胁,就没必要对指数波动进行主动调控。监管层可以借助市场转暖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一般来讲,市场活跃时,各类违法违规活动也会有所增加,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公平公正。
中国股市20多年历程并非一条坦途。我们走过弯路,有过波折。综合看,股市当前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愿市场各方能够恪尽己责,珍惜机遇,共同维护和促进市场发展,让A股市场摆脱过去“牛短熊长”的怪圈,迈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 风光背后有风险:电影众筹从热捧到质疑
- 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呈放缓势头
- 卖房炒股的好时机又出现了?
- 我国银行的直销银行将接近20家
- 中国银行改革红利正等待春暖花开时
- P2P坏账率将远超5% 行业洗牌前奏已经来临
- K2销售卷款事件的背后:开发商粗犷营销隐患显现
- 一年注销超150家 小贷公司融资难或迎新轮洗牌
- 住建部拟统一全国公积金系统标准
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含南沙前海横琴
自有品牌水土不服 四大国际零售商折戟中国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