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 促进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
2014-12-11 9:48:0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促进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及其他重大项目。
“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这既不是河北提出来的,也不是北京和天津提出来的,而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河北省金融办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实施意见》目前只是在文件中对国家战略进行了再次确认,具体的操作方案还要等国家的顶层设计。
该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解释,单从名称来看,应该是定位在政策性银行而非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可以更好地体现国家战略意志。
实际上,京津冀开发银行的筹建早见端倪。今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在“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公开表示,要推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的改革,其中在推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改革方面,有关部门也在设想能够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发行专项的债券,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重大项目,主要发挥开发对金融的杠杆的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一位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新一届政府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抓这件事,这说明推进的力度会很大。“如果能成立京津冀开发银行,将会助力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
实际上,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京津冀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方面力度在加大。
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当年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发放贷款284亿元,占当年发放总金额的56.28%,贷款余额达151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京石客专、京昆高速、大广高速等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城市供水、供电、供热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首钢搬迁等产业对接项目,以及环首都“9+1”扶贫攻坚示范县扶贫项目。
“相比北京和天津这两个金融中心城市而言,河北基础建设的融资需求更大,而融资能力较弱。因此,希望京津冀开发银行在支持力度上能够对河北有所倾斜。”一位河北的地方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同时,河北省政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落实好京津冀区域合作协议,并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性信贷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和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给予特殊金融政策。围绕功能定位,加大对首都要素外溢、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根据《意见》,河北拟承接京津金融产业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引进各类金融总部来河北省设立产品研发、客户服务和数据备份中心等后台机构,打造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加强区域内各类资本市场分工协作,支持京津冀股权交易市场深度合作。
河北省政府期望,发挥好京津冀产权交易中心联盟作用,实现三地产权交易的互联互通。推动三省市建立统一的抵押质押制度,推进区域内支付清算、异地存储、信用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同城化。争取实现金融创新政策在京津冀的一体化推广。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合作同时,《实施意见》也提出将发展壮大河北本地的地方金融机构。
具体而言,推进河北银行、财达证券公司尽早上市融资。组建河北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有效处置盘活金融不良资产。探索组建省金融控股集团。以发展多层次、多类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为重点,扶持一批天使投资基金,做大一批创业投资基金,组建一批并购投资基金、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一批夹层投资基金,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基金业发展格局。
目前,各方面的对接工作已渐次展开:
环境治理方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于9月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六省区市建立区域协作联动机制,着力抓好预警应急制度建设,推进环境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区域内行业准入、污染治理一体化,开展区域联合巡查、交叉执法。
交通方面,交通运输部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交通一体化专题会议。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着力方向是突出一体发展,统筹考虑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交通管理等要素,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激发区域的综合运输整体效能,推动三地交通“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
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于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近日,三地税务机关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统一三地政策适用标准,区域内涉税信息将共享,企业将在同一平台办税。未来将逐步统一办税流程,规范纳税申请表和发票样式。
旅游方面,围绕着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已召开多次会议,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了协调机制议事规则,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组织领导。
文化方面,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8月底在天津签署,三地将采取有力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三地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统筹规划京津冀三地区域文化发展布局。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效果正在显现。例如,随着石家庄海关于10月加入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正式启动。截止到11月21日,京津冀三关共接受申报报关单180万余票,日均达1.3万余票。据初步估计,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天津企业通过首都机场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至少节约8小时,途中运费可降低约30%。这可谓京津冀1+1+13最直观的案例。
- 地方招商优惠过滥 国务院狠招清理
- 四大银行入股铁路发展基金 固定收益5.5%
- 万达H股IPO全球路演启动 最高募资额逾270
- 明年3月“黄金沪港通”或启动 争夺亚太定价权
- 发改委正制定多个PPP细则 确保民资有合理回报
- 牛市来了吗?1万亿天量成交是新常态?
- 住建部回应公积金改革建议:准备放宽提取条件
- 银联酝酿“新五号文” 重拳整顿收单市场
- 中国股市牛气冲天 暴涨之后怎么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