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赌性十足”造就中国股市的疯狂
2014-12-2 16:18: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市场。确实,“赌性十足”是对中国股市过去表现的最好阐述。不过,正因其特有的“赌博氛围”,最终造就了中国股市的疯狂走势。
今年11月份,对中国股市来说确实是值得纪念的月份。以上证指数为例,当月市场累计涨幅高达10.85%。而在11月的最后一周内,股市的累计涨幅却达到7.88%。与此同时,股市的日成交量也创出了历史新高。就在上周五,沪深市场的日成交量就高达7104亿元,该成交规模接近当下流通市值的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指数的高歌猛进,市场融资融券的规模也迭创新高。其中,按照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市场融资融券规模已达到8200亿元。而在去年同期,两市的融资融券规模也不足3400亿元。
除此以外,股票配资也因股市的上涨而变得火爆。其中,当下已有不少的P2P公司插足配资活动,并为投资者带来超过10倍的杠杆。
由此可见,在股市上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杠杆率的增加,一方面会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炒作热情,另一方面,却逐渐暴露出市场的过度投机风险。
显然,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趁着罕见的强势行情,借助杠杆工具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希望以此成就一夜暴富的梦想。相反,站在机构及P2P公司的角度而言,却依赖于日趋疯狂的市场行情,大幅增加杠杆,吸引投资者参与到股市博弈的游戏中,从中获取高额的交易费用。
“赌性十足”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现象。而在过度投机的市场氛围下,也最终造就了众多的股市赌徒。
事实上,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真正能够赚到钱的人并不多。当然,在少数赢家之中,依靠赌博的心态成就个人财富大幅增值的案例极其罕见。而对于部分掌握着信息优势、资金优势等条件的人,无疑是其中最大的赢家。
巴菲特的暴富神话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最大的背景就在于本土健康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而成就其耀眼成绩的背后,除了其个人独特的投资眼光之外,还有就是得益于长期延续着慢牛行情的市场表现。相反,在中国股市中,一来没有健康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二来股市长期表现堪忧,长期走势涨少跌多;三来因市场违规成本极其低廉,借助各种信息资金优势或依靠发行上市牟取暴利的人众多,打破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因此,对于普通股民而言,要想从中国股市中获得利润也不过是两种常见的方式,即顺势操作及快进快出的操作方式。
“去散户化”是中国股市的必经之路。正因为这样,未来股市也不可能出现齐涨齐跌的走势。更多时候,极可能会出现“赚了指数却赚不了钱”的局面。对此,实质上也进一步削弱了普通股民“顺势操作”的赚钱空间。
以这一波行情为例,即使股市自低点上涨至今已有30%的空间,但是股票表现却呈现出严重的分化走势。其中,以散户占主导的股票涨幅却远远滞后于市场同期的涨幅。
此外,依靠快进快出的操作方式,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过度投机的行为。不过,因普通股民的弱势地位明显,也无奈借助于短线的操作,才能得到仅有的盈利空间了。
因此,笔者郭施亮认为,“赌性十足”造就了中国股市的疯狂。不过,股市过度的“赌性”并不能归咎于股市的投资者,而是因为中国股市本身就缺乏了价值投资的土壤,而市场也更热衷于提前透支未来股市的上行空间。至此,在过度投机的市场环境下,即使管理层再三强调股市价值投资的功能,但是也无法阻挡资金疯炒的热情。
确实,这就是当下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
对中国股市而言,目前并未有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支撑其上涨。但是,若凭借“讲故事”的能力,则有望为庞大流动性的涌进增添信心,进而促进股市的上涨。
除此以外,因当下股市的创新产品繁多,杠杆性工具也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听故事”的投资者不断增多,实质上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杠杆,加速了多头行情的发展。
于是,随着听“故事”的人持续增加,故事的内容也被无限地夸大。因此,在多方配合下,也最终促成了罕见性的疯狂飙涨行情。
中国股市就是一个爱讲故事、斗智斗勇的战场,在竞争者惧怕的同时,或许意味着行情还没有走到尽头。而当身边的散户纷纷进场买股之际,则很可能预示了阶段性顶部就在眼前。
- 郭施亮:存款保险制度来袭,狼来了吗?
- 盛博:李克强十大创业讲话解读
- 盛博:A股强势格局不惧跳水
- 叶檀:中国目前不适合征收遗产税
- 徐明天:中国房地产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
- 郭施亮:为何投资者对注册制感到恐惧?
- 牛刀:狂跌—人民币标的资产
- 皮海洲:别拿新三板不当市场
- 易宪容:央行降息实质是什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