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邓浩志:2015年楼市政策大预测

2015-1-19 16:44:3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从2014年年底销售表现来看,由于限购政策取消、部分省市“救市”政策出台、央行也发布“救市”措施,再加上房企冲刺年底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楼市出现了翘尾行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翘尾行情可以继续延续。

 

  利好!

  预测1:一线城市松绑限购

  出台可能性:★★★☆☆

  2014年,全国各地开启楼市限购令松绑模式,本轮调控中出台限购令的46个城市,如今仅剩北、上、广、深及三亚5城坚守,其他41城已陆续松绑,楼市的“限时代”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一线城市松绑限购的消息不断传出。2014年年底,网上传言上海将于2015年3月31日前取消住房限购政策,当天A股地产股全面上涨,直至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辟谣,传言才告一段落。

  但人们还是相信,2015年一线城市很有可能松绑限购。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日前表示,一线城市的限购措施很可能在上半年作出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也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背景下,2015年各级政府将密集推出救市政策,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对楼市提振:★★★★☆

  从2014年松绑限购的41个城市的反应来看,有些城市对楼市成交有明显的提振作用,有些城市则表现平平。

  不过,2015年的市场环境和2014年有所不同,现在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需求释放、成交上升、房贷宽松,在这种情况下,松绑限购将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改善和投资需求会进一步释放,楼市成交将更加火热。

  预测2:降息、降准

  出台可能性:★★★☆☆

  在我国CPI持续回落、PPI连续33个月下降的背景下,不少机构发出警告:中国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通缩局面。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姚景源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但是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面对通缩,最好的办法是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刺激投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2014年的降息,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降息、降准周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测,2015年上半年不排除小幅降息的可能,2015年存款准备金率仍可能会有1-3次、0.5-1.5个百分点的下调。

  对楼市提振:★★★★☆

  2014年楼市陷入泥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收紧银根,房贷难度加大;同样,2014年年底楼市回暖,也与房贷松绑密切相关。

  由此可以判断,目前最能影响楼市走势的就是房贷。假如2015年持续降息、降准,那么流动性充足,银行的放贷额度充足,房贷将会更加宽松,成交将有可能保持2014年第四季度的势头,房价很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认为,资金成本降低和资金面宽松对楼市和股市都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预测3:限贷继续松绑

  出台可能性:★★☆☆☆

  2014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房贷新政,限贷开始松绑:不仅重申首套房利率折扣下限为7折,而且在二套房的认定上提出,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在要保持楼市平稳前进、更加市场化的前提下,限贷继续松绑的可能性很大。据了解,自1月4日起,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花旗银行针对北京地区的特定购房人给出了最低8.8折的房贷利率优惠;2014年12月31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该地区公积金贷款调整政策,2015年1月1日起,借款申请人购买政策性住房或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个人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20万元。这些,都是限贷继续松绑的预兆。

  对楼市提振:★★★☆☆

  目前中国房价高企,按揭购房占比越来越高。假如限贷继续松绑,更多的人可进行按揭购房,买家可享受到更高的利率优惠,无疑会大大提升买家的购房欲望,刺激楼市成交提升。

  利空!

  预测1:不动产登记

  出台可能性:★★★★★

  2014年12月22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对楼市冲击:★★★☆☆

  《条例》的出台让不少人看衰楼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称,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房价马上会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日旭同样认为,不动产登记从条例制定到执行,对楼市将产生递进式的“涟漪效应”。初期会显著影响市场主体特别是拥有多套房业主的预期,在施行过程中,其威力会真正显现,特别是短期内将增加存量房供应,像北京等还没有放开限购的城市,房价可能会继续下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认为,不动产登记制度一旦落实,会因为舆论导向等因素带来较大的市场震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会放大该制度的威慑力。

  至于反驳的声音,仅仅从市场本身反驳,认为房价走势直接决定于供求关系,而不是《条例》。

  预测2:房产税

  出台可能性:★☆☆☆☆

  《条例》的出台,引发人们延伸性思考:这是不是为房产税出台奠定基础,房产税会否随之而来?兰日旭认为,不动产登记将为楼市进行市场化调控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掌握了存量房、出租房信息,将为下一步推开房产税提供条件,真正发挥市场配置住房资源的作用,实现供需结构优化。

  不过,《条例》要到2015年3月份才施行,房产税难以在短期内出台。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明确表示,房产税2015年开征没戏,也不会有试点。

  2014年年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从具体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产税应该进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立法,2017年房产税将正式依法全面实施。

  对楼市冲击:★★★★★

  在各种政策都无法抑制房价飙升时,准购房者一直寄望房产税出台,认为房产税出台才能真正冲击高房价,导致房价下跌。市场也一直认为,房产税是众多调控房价手段中的“大招”,将导致房地产投资需求大为萎缩,令楼市从供不应求转入供过于求阶段,房价下滑。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房产税出台将会令房价立马下跌。房产税是对付房地产投资的“撒手锏”,增加房产持有成本,将迫使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离开楼市,投资者离开,房价自然下行。

  虽然认为房产税会降房价的观点是主流,也有人认为房产税不会令房价下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立认为,房产税不一定可以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反而可能使房价上涨。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5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