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市场出现了“新中装”热
2014-11-25 15:50:2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上,各国领导人和夫人身着中式服装亮相水立方后,中国服装市场出现了“新中装”热,虽然卖家宣称“同款不同料”,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
在淘宝网上看到,多家店铺推出价格从200多元至1000元的“APEC领导人同款”服饰,购买者必须提前付款订购,卖家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赶制”。
宋锦、开襟、海水江崖纹……被誉为“新中装”的这一系列服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不少受访消费者认为花这么少的钱享受一下与领导人同款的“私人定制”是一件不错的事。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勇琦认为,宋锦面料有亚光的特点,华贵而不炫耀,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气质。
作为“新中装”的面料供应商之一,达利丝绸为APEC制作服装提供了5000米长的各种丝绸面料,其中宋锦大约1000多米。
寇勇琦说:“我们已经为这种面料申请了专利,以后会推向市场,至于其他人的模仿,我觉得如果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样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完全照搬,我们一定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多家网店店主,询问这种“APEC同款”与真的“新中装”有什么不同,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面料不一样,用原版的面料太贵”,“样式完全一样”。
深圳艺之卉时尚集团创始人赵卉洲是新中装设计师之一。她说,新中装的设计最终是由北京服装学院统筹12个核心设计师设计的,男装是由北京服装学院和香港的一家公司共同生产,而女装则是由NE·TIGER完成。
赵卉洲说:“对于成衣,我们并没有去注册成一个品牌或者专利,因为‘新中装’的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据NE·TIGER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张志峰介绍,领导人身上穿的衣服没有任何商标和牌子。
面对在服装市场掀起的这场“新中装”热潮,原料、设计、生产团队表示“不怕模仿”。
张志峰、赵卉洲等人表示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提出,仿制品只能仿出型和状态,面料、工艺和它蕴含的精神是无法仿制的。
张志峰说:“时尚界的复制和流传是非常迅速的,不仅仅是‘新中装’,平时每发布一款新的时装,第二天网上就会有同款出现,只要不用我们的品牌,我觉得可以接受。”
虽然设计师和生产者对新中装的“网络同款”表现出了宽容,但浏览网页时发现,许多网店在推出这种服饰两日后已经把仿制品名称中的“APEC”、“领导人”等字眼去除。“主要是怕涉嫌侵权。”一家淘宝店主表示。
赵卉洲、张志峰都认为,模仿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新中装”做得好,但一种时尚潮流肯定需要有不同的品牌共同带动。
“我建议大家选择衣服应该与领导人的服饰和而不同,不要制作或者选择一模一样的。”张志峰说,新中装在家庭聚会等场合还是比较合适的。
据了解,APEC领导人服饰设计工作于2013年12月下旬启动,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征集共向71家企业、259位设计师和18所高校发出设计邀请函,今年9月初,新中装的样式初步定稿。
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首届APEC会议上以牛仔裤登场开创了非正式的轻松氛围。由东道主为与会领导人提供统一服装这一APEC不成文规定始于1994年印尼茂物会议,当时领导人身穿印尼传统蜡染印花衬衣“巴提克”。
“除去衣服本身,‘新中装’对中国来讲可能意味着民族自信的开始,也是中国时尚产业的一个新起点,国民从此会对时尚产业具有新的认识。”赵卉洲说。
“新中装”款式极其丰富,可以覆盖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如适用于重要场合的礼服(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是其中一部分代表)、适用于工作场合的常服、适用于家庭休闲的燕居服等等。“新中装”一旦推广,肯定会广泛流行,成为中国新时期“人民的服装”。
中华民族优秀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的集中反映,在赋予其新时期的内涵后,可以为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滋养。中华民族要认识自己,建立文化自信,就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新中装”的推出,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其服饰文化的积极尝试和探索,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元素提取出来,与当今的服饰文化、审美需求和流行时尚相融合,使其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能在礼仪场合穿着,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穿着。
推动“新中装”,其中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确立推动中式服装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中形成中式服装流行的氛围,让广大人民认同、喜欢、穿着中式风格的服装。通过传统服饰载体激活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记忆和创新活力,对于构建新时期的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我国数字化订货成鞋服业营销趋势
- 奢侈品牌在华销售停滞 高调LOGO被抛弃
- 我国家纺鞋服O2O规模化有望成型
- 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注重产品创新性
-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位在不断提升
- 中国化纤全年的产量同比将增长约6%
- 中国轻工产品国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 近两成纺服企业三季报净利亏损 行业艰难转型
- 秋冬装上市 我国服装价格现明显上涨
我国模具产业将迎新发展机遇
2014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是去年两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