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上海银监局:个别人信用卡总授信超月收入100倍

2014-11-25 9:33:2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信用卡的授信额度里究竟隐藏着多深的学问,这背后的乱象是否正在浮现呢?日前上海7家银行因信用卡过度授信而被监管部门处罚240万元。而在处罚的背后,银行过度授信、信用卡申请门槛过低导致“卡奴”激增等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在发卡与风控之间,银行你在纠结些什么?

  日前,上海银监局“对辖内7家银行信用卡业务违规行为共处240万元罚款”的行政事项公示成为了行业关注热点。而在这短短的处罚公示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调研数据和值得反思的行业机制。

 

  处罚披露后在媒体上也引起广泛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信用卡存在多头授信问题,导致客户可使用的信用额度往往与其还款能力严重不符。所谓的信用卡多头授信是指多个不同银行向同一客户发放信用卡,使客户可使用的信用额度与其还款能力严重不匹配。比如某客户根据还款能力,授信额度为10万元,有5家银行分别向其核发信用卡,导致实际可使用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为50万元。显然,这样的授信就过度了,个人本身可能完全不具备相应的还款能力,此前也有因为信用卡透支过度而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不过目前看,这种制度上的漏洞却是广泛存在的。

  信用卡多头授信是个顽疾,持卡人的超额授信有多少?监管对银行有着发卡额度“刚性扣减”的约束,银行为何屡屡“疏忽”?各家银行之间、银行的总分行之间,又有着各自怎样的考量?

  多卡授信超月收入100倍

  银行的信用卡授信风险几何?笔者独家获悉,上海银监局近期抽查某银行部分年轻持卡人群授信情况时进行了统计,约16%的持卡人在该银行授信时,已持有超过8家(含)银行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超过月收入的30倍,个别甚至达100多倍。

  不言自明,多头超额的授信意味着隐患。“暴露出商业银行信用卡综合授信管理机制以及经营和管理等存在诸多问题。”上海银监局在近日一份下发给各辖内银行及卡中心的风险管控通知中称。

  一方面,一些持卡人的迭次授信总额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还款能力,如果持卡人过度举债消费,银行指望着持卡人靠什么来还款?

  另一方面,授信不但“超额”还“超需”。上海银监局在检查中发现,超需授信现象突出,而过高的超需授信则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恶意套现的温床,挪出钱来用于经营周转、炒房炒股,甚至民间高利贷。这些标的投向,已经远远超出了银行信用卡部门的风控范畴与定价考量。

  事实上,监管对此并非没有约束,“刚性扣减”就是其中之一。比如银行核定某客户信用卡授信额度为5万元,若该客户已在其他银行获得4万元额度信用卡,则该行新办卡额度应为最高1万元;若该客户已在其他银行拥有信用卡额度达到或超过5万,则按照“刚性扣减”原则,该行理论上不应再给客户发信用卡。

  然而在操作中,在信用卡业务“大推销”的这几年,除非客户个人或所在群体发生了信用风险,否则银行发卡给额度往往“一山更比一山高”,无意甚至故意忽视了“刚性扣减”。

  从地域来看,信用卡业务有风险,上海并非特例。笔者从银行卡清算组织相关业务人士处获悉,南方一些大城市更是信用卡套现等现象的高发地。上海银监局的风险提前防控和对“刚性扣减”强于外省市的要求,被上述清算组织人士称为“给力”。在他看来,这一来是地方银监对今年银监会央行整治支付市场乱象的一种默契配合,二来也是对本地近来多起因信用卡欠款引发严重社会事件的快速监管反应。

  总分行之间的纠结

  为什么银行“忽视”了“刚性扣减”?当笔者和卡业务相关部门人士聊起这个话题,听到的各方观点,带着纠结,带着博弈。

  “有的分行卡业务做得有点过,管一管也好,我们正好借(银监)话语权去说说。”某卡中心位于上海的银行人士表示。在他的考量里,银行的总行(卡中心)和分支行之间其实有着某种博弈。

  一条逻辑是“利润与费用之争”。卡中心追求的是利润,是靠信用卡的刷卡手续费、分期付款手续费赚钱;但赚钱的基础是发卡,而这就要依赖各地分支行,利润的获取要用给分行绩效考核和“费用”的方式作为指挥棒。这当中就有了“断层”,用上述卡中心人士的话说,就有了“分支行的套利空间”:分行追求的是其“费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总行利润的最大化。

  “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对持卡人资信调查审核不到位。”这是上海银监局在检查中发现的信用卡业务问题之一。

  “断层”是这样的发生的:分支行有发卡冲动(受理和初审),因为发卡量是其重要的绩效指标,而授信带来的资金占用成本和风险等,则更多是卡中心方面的考量。对卡中心来说,发卡量固然是基础,但发卡本身从财务计算是亏钱的,必须卡片有了消费,发卡行才能获得交易手续费中的七成分成,而比这更赚钱的是持卡人进行分期付款所带来的手续费。

  问题是,分支行过于追求发卡量,会降低对授信审查和额度管控严格程度,这给卡中心带来了困扰。以持卡人恶意套现为例:第一,会占用银行资金,即提高了卡中心的资金成本;第二,会增加违约发生概率,即提高了卡中心的风险成本;第三,在多档次刷卡费率中,大额套现一般使用最低的0.38%费率,甚至是那些诸如单笔手续费26元封顶的POS机,这就造成卡中心利润大打折扣,极端情况下甚至不抵资金成本。

  另一条逻辑是“话语权之争”。这里有一个恶性循环:银行在根源上没有把控得力,一定程度助长了风险事件,支付市场乱象丛生,收单MCC(商户类别码)套码横行,这些都反过来损害了银行本应得的利润,除了少数已经事业部制成熟的银行卡中心外,其余银行卡中心都只赚微利,自发改委调降银行卡费率后就更是赚钱困难。

  这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一些银行为了撑住利润开始“跑量”,多发卡多授信以求带动利润;第二,总行卡中心的话语权变得更弱(本来个金部门就已经缺乏话语权了,卡部门还得再落后于电子银行部等),往往无法调度一些强势的分行。
  
  各银行之间的纠结


  明明知道核出的额度过高为什么还要给?明明发现某些卡片有套现嫌疑为什么不立刻调低或终止额度?当笔者问出这两个问题,一名信用卡部门人士给出回答是:“因为银行不止一家。”

  言下之意是,你不赚,他赚。

  从发卡额度的“刚性扣减”来说,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持卡人在A银行已有一张高额度的信用卡,B银行若根据“刚性扣减”原则再发一张低额度信用卡,就不一定能够吸引客户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年轻人是提前消费能力最强的人群,也是据多家银行统计使用“分期付款”概率最高的人群,但现实情况是,这批客户已经被“瓜分”干净,大城市中年轻人不少人手几张信用卡,亦即额度已经触顶。但总有后来者银行还想以某些特别服务吸引他们。

  “并非每个地方都对‘刚性扣减’有严格管控的,即便有,对付‘刚性扣减’是有办法的。”上述信用卡部门人士说,银行可以给存量客户升额,或是在办卡时修改一下风控模型提高客户的授信总额,比如客户额度20万且已经有4张5万额度信用卡,则将其总授信额度调成25万。

  在上海银监局的处罚中,某大行就因“未对申请人工作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审查,仅依据公司审批的贷款额度确定客户的信用卡额度”和“在未查询客户个人信用报告、未充分考虑客户个人偿还能力与各行累计授信额度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客户他行信用卡累计授信额度较高的情况下,以电话邀请的方式,为客户多次上调信用卡额度”受罚。

  银行的“小聪明”终究逃不过上海银监局法眼。“‘刚性扣减’政策应覆盖至全部新发卡客户和已有固定额度调升客户,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银监局在风险管控通知文件中明文指出。

  从对恶意套现风险的管理来说,“全‘杀’掉就更没有了,交易量就流入别的银行了,所以我们会算一个风险、资金成本和利润的平衡值。”上述信用卡部门人士说。

  或许正是因此,另有大行因“对于认定为中度套现客户,仅采取了禁止调额、禁止分期等管控措施,未采取降额、止付等措施”而受银监局处罚。

  从上述信用卡部门人士所在银行的做法来看,第一,“该杀一定杀”,比如套现并产生连续的逾期,就会进行止付;其次,如果没有发生逾期,客户虽然有套现嫌疑,但绕一圈还能把资金还上的,则该行会依据全行类似情况,在综合了各项成本后给出一个体现平衡值的“批发额度”,比如2万。亦即客户单笔最高只能刷2万,否则要提前给卡中心致电申请额度。“即便是客户去批发类商户上套了大额,我们至少还能赚个0.38%手续费里的七成,也算聊胜于无。”

  在这种想法之下,目前行业对于市场违规的情况都没有用“壮士断腕”的方式来办,因此一起在薄利求生环境中纠结。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0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形势及投资潜力分析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详细]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