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原油市场价格或继续下跌空间

2014-11-24 17:47:0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6月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一轮罕见下跌,从最高115美元左右大跌30多美元,目前已经跌破80美元。国际能源署(IEA)14日公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除非全球原油产量减少,否则直至2015年上半年,油价都可能保持下行态势。

 

  “原油期货临近上市,最近都处于24小时工作状态,连凌晨都会接到越洋电话,有来洽谈中国原油期货路演事项的,也有来咨询原油期货规则的。”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期货公司原油期货部高级经理陆安琪(化名)表示。

  短短半年,陆安琪的行程范围已经从新加坡、迪拜扩大到了纽约、伦敦,“我们已经在纽约、伦敦举办了路演活动,基金、大型油企、银行和期货代理商都非常感兴趣,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没有人会忽略这个市场,中国推出的原油期货并不愁潜在客户。”令陆安琪惊讶的是,在了解新加坡代理商原油期货品种代理客户结构时,对方告诉陆安琪,很多客户来自中国。

  可见,无论是境外还是境内投资者,对原油期货都有很大的需求。

  不过,令陆安琪略有不安的是,不少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期货市场并不了解。中国原油期货保留了很多中国特色,开户制度、结算价格、强行平仓和大户报告等都是中国特有的,需要特别向境外投资者解释。

  原油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探路品种,也是中国交易规则与全球惯例交锋之处。“对中国规则的接受程度直接将影响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陆安琪说。

  上市临近

  原油期货上市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脚步声越来越清晰。

  “全球的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海上丝绸之路、石油能源产品的贸易流通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11月18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褚玦海在一场论坛上表示。

  同一论坛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产品与法律组、国际业务组负责人陆丰示,交易中心目前已经做好了原油期货年内上市的各项准备,但具体推出时间仍待监管层批准。

  “原油期货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完成,交易中心报告正等待国家相关监管机关批准,随着证监会境外特殊参与者参与境内特定期货品种暂行办法的推出以及相关海关财政税收货币政策推出,能源中心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细则也将进一步完善,适时对外征求意见后将正式启用。原油期货即将拉开大幕。”陆丰说。

  陆丰还表示,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原油期货在上市之时,将推出夜盘交易,夜盘交易时间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其余品种保持一致。目前,上期所夜盘交易品种为黄金、白银、铜、铝、锌、铅,交易时间为晚上21:00至次日凌晨2:30,夜盘推出16个月以来,相关品种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11月15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则给出了大致的时间表。他在“2014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系列研讨会”上称:原油期货推出时间大约在冬季,冬季就是12月或者明年1月。

  企业急盼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具有迫切性。”中国石油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高级经济师陈蕊表示。

  随着今年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跌,世界原油市场格局日益波谲云诡,现货企业对原油期货的套保作用需求更加迫切。

  2014年,国际油价显著下滑,1月1日至今,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107美元,下跌到每桶78美元没做,下跌幅度超过26%。纽约油价下跌幅度更厉害。11月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西德克萨斯(WTI)原油期货收盘大跌1.4%,收报每桶74.61美元,创下2010年以来最低的收盘价。

  尽管供大于求打压油价至四年低位,但市场人士认为,原油价格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原油产量突破900万桶/日,为EIA有周度数据记录以来首次。EIA自1983年起有周度数据。同时,美国原油库存也意外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11月1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3.81亿桶,上升260万桶,而市场预期为下降150万桶。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为2324万桶,上升72万桶。

  此外,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打算扩大产量也打压了油价。

  国际油价暴跌已经直接影响中国市场。长期以来,国际油价由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所决定,更符合亚洲特别是中国需求的中东原油价格缺乏价格基准。国际油价下跌,中国市场价格不得不跟跌,今年国内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已经累计下跌逾15%。

  “国内石油企业现在非常迫切需要中国的原油期货来规避风险,本轮油价下跌对能化行业的冲击很大。”陈蕊坦言。

  由于国内大型石油企业都是一体化经营,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原油,油价每下跌1美元企业都要面临很大风险。而国内大型石油企业保有的原油、成品油库存量,价格大幅波动时却没有可靠的国内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利用。

  此外,由于炼厂没有原油期货等衍生品,在油价上涨的时候损失明显,在油价下跌的时候其成本下降的收益亦无法取得。

  “国内石油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原油期货进行保值操作,希望国内原油期货尽早推出,给产业链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陈蕊指出。

  能源安全

  不仅仅企业急需中国原油期货,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来说,原油期货也不可或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表示,“中国能源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自给率问题,能源的供给从哪里来。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0%,2014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到32%至33%。如何通过安全渠道保障能源供给是中国能源最大的挑战。”

  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类观点是鼓励中石油等大型油企进行海外投资,增加权益权益气,持股、控股油气田。另一类观点提倡建立一个安全的贸易体系,即便中国对海外油田没有控制权,但只要想买就能在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油和气。

  两种能源安全观都可行,但未来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要多管齐下。

  而在这些战略安全考虑中,原油期货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近年来全球石油供需格局的演变,石油需求持续从西方国家转移到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陆丰指出,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市场越来越多扮演区域角色。特别是WTI原油。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WTI价格能更准确反映美国市场油价,但不能代表亚洲、代表世界原油供需。当全球的某一个商品在各自区域供需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不存在全球的标准价市场,需要各自区域市场来解决。美国、欧洲、中东有自己的市场,而远东地区需要基准价市场来反映中国和周边地区的供需情况。此前,该地区缺乏中国起重要作用的基准价市场,导致了中国企业不得不在国外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受制于境外市场环境。

  在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看来,虽然国际油价在下跌,恰恰要思考未来的一些动向。“比如,一个悖论是,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不假,每年也从海外进口很多原油。但问题是,美国同样是消费大国,却有原油上的定价权,中国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定价权。”他说,这种情况不利于中国能源安全的保障。

  “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是,有自己的原油定价权,就不会导致国外调价,我们就跟着调价,国外不调我们也不调,价格平稳性也会增强,不会大起大落。”徐凌说。

  最大挑战

  原油期货推出对中国石油现货市场是个不小的挑战。

  陆丰指出:“过去15年,各个交易所针对亚洲市场上市过的16个涉及原油期货的相关品种,算上依然在惨淡经营的,也只有3个品种留了下来,可以看出原油期货市场的严酷性和复杂性。”

  普氏能源资讯中国区总负责人SebastianLewis表示:“成功的期货品种关键在于有现货市场支撑。”

  而这恰恰是中国的短板。

  陆丰也认为中国期现货市场现状是原油期货的主要挑战。尤其是现货市场,存在市场参与主体有限、原油贸易流通受限、缺乏风险对冲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四大阻力。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石油市场的现状是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甚至找不到一个原油的现货市场。

  赵昌文指出,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如混合所有制、中国石化开放下游油品零售业务等。但是如果没有价格体制、准入体制改革,仅仅是企业所有权层面改革,很难实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在石油天然气的准入、进口、价格环节仍然受到控制的背景下,引入再多民营资本,也很难见效。

  “我们提出改革首先需对探矿权采矿权制度进行改革,目前中国有上游石油天然气探矿采矿资格的公司只有四家,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即使大型央企想进入这个领域也不行,垄断程度还很高。”赵昌文说。

  此外,原油价格放开,而成品油价格目前依然参照国际市场进行调价,市场化程度不充分,对市场形成压力,也必须同步配套改革。

  赵昌文提议逐步开放、准入进口,加快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得石油、天然气成为竞争性更强的市场。

  这样的现货市场才能更有利于原油期货的成长。

  探路国际

  近年来中国期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13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0.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6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5%和56.30%。

  但遗憾的是,中国期货品种中还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品种,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市场没有直接的渠道,期货市场相对封闭,使得期货品种影响力仅限于国内市场,无法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

  原油期货是中国期货业国际化探路之举,意义非凡也挑战重重。

  此前,有不少市场人士质疑原油期货推出后的流动性。中国推出自己的品种,到底会有多少国外的投资者和本土投资者进入其中?

  对此,徐凌坦言“并不担心”。毕竟,在能源领域,谁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市场地位。“就冲着中国这么多能源消费者,国外的机构投资者肯定会前来交易,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该允许更多的散户参与到未来原油期货的交易中,增加市场的活跃性。”他说。

  陆丰表示,交易中心在调研和论证中将潜在目标市场锁定北美、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潜在客户包括境外期货经纪机构、投行经纪业务部门、大型银行、能源公司、自营机构以及基金公司等。

  “我们接触境外客户情况也是如此,基金、能源等公司对原油期货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徐凌说。

  “基金公司更在乎原油期货流动性问题,能否与国际市场油价保持总体方向一致的同时,体现亚洲市场区域性特点并由此提供不同市场间的套利机会。”陆丰表示,“能源公司更看重中国期货市场实物交割模式能不能满足贸易基本需求。”客户、流动性都不是难点,徐凌指出:“开拓境外投资者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这些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

  从开户、交易到结算,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还是存在较多差异的。

  结算方面,能源中心作为原油期货的中央对手方,统一组织期货交易的结算,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国际上交易所层面也实行无负债结算,但是期货经纪商会酌情给予客户相应的授信。例如,CME每天执行二次逐日盯市以计算持仓头寸价值。陆丰表示:“根据我们的统计,中国期货市场保证金90%以上都是现金,其他的抵押品比较少,抵押品也就主要为仓单,而国外保证金绝大多数不是现金,抵押品种类较多。”

  风控制度上,中国期货市场有强行平仓和大户报告两大制度,这是境外市场少有的。

  强行平仓制度方面,据了解,能源中心对会员、境外特殊参与者、客户存在未按规定及时追加保证金等违规行为或者能源中心规定的其他情形,能源中心可采取强行平仓措施。而国际上,CME和ICE强行平仓政策相对宽松。

  “很多企业还不能理解中国的保证金、强行平仓等制度,未来保证金制度可能向国际靠拢,但中国原油期货也会保留自己的特色,如强行平仓和大户报告制度在2008年防范风险上作用突出,或酌情保留。”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预测。

  此外,也有期货业人士表示,国内交易成本普遍比国际高,未来原油期货的手续费也可能向国际看齐。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1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形势及投资潜力分析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详细]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