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酸二甲酯潜在市场前景看好
2014-11-24 16:22:3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碳酸二甲酯(DMC)潜在市场巨大、前景看好,但行业当前面临很大困难。要走出困境,关键就在于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变成有效需求,并通过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提档升级。上周在青岛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碳酸酯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为目前不景气的DMC行业既“打气”又支招。
受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供求失衡等影响,DMC行业目前陷入低迷。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已成为DMC行业今后几年难以躲避的现象。除非未来潜在市场爆发,DMC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薄利局面。
对此,全国碳酸酯产业联盟的专家指出,企业应着力练好内功,对现有酯交换法工艺不断进行技术挖潜,降低生产成本,为扩大应用领域打好基础。同时,企业应进一步研究尿素醇解新技术,早日替代目前普遍应用的酯交换工艺,避免环氧丙烷和丙二醇价格倒挂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随着煤气化技术的进步及甲醇装置大型化的发展,合成DMC的原料甲醇和一氧化碳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加之DMC装置规模扩大、工艺不断改进等,DMC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这也使其进入汽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新兴领域成为可能。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向上游延伸,免受“夹板气”。如山东大泽化工公司建设了2套5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满足了自身对原料的需要。据了解,该企业还在上甲醇制丙烯装置,为环氧丙烷配套。
与会人士认为,要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变成有效需求,行业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大应用领域开发力度,如碳酸二甲酯在溶剂方面的替代、汽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有资料表明,若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汽油中添加量为10%,则折算成DMC的添加量为3.3%。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下游产业如甲基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聚碳酸酯等。
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刘国杰介绍,DMC因其低毒的优势及溶解度参数特点,可代替有毒有害溶剂作树脂溶剂和涂料稀释剂。他建议DMC生产企业与涂料企业密切合作,推动DMC在涂料中的应用,并争取使DMC成为环保法规豁免溶剂。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公司市场部部长王刚认为,要解决DMC市场区域、应用领域单一,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在开发新应用领域过程中,业内要积极开展跨界的产学研结合,共同做大蛋糕。
同时,针对“生产企业相互杀价,中间商人盆满钵盈”的状况,企业代表表示应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避免恶性竞争,合力推进技术开发,在薄利寒秋中抱团取暖。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报社、全国碳酸酯产业联盟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协办。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产业将出现井喷式发展,碳酸二甲酯消费也将成倍增长,这一消息为过剩的DMC行业带来了利好。王繁泓介绍了我国DMC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并针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信息沟通、发布与行业调研工作等建议;山东石大胜华集团、山东滨化集团的代表就国内碳酸产业最新动态、市场预测、原料环氧丙烷市场走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公司就尿素二步法碳酸二甲酯技术、合成聚碳酸酯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唐山好誉科技公司则分享了BEOT过滤系统、全自动板框压滤机在碳酸二甲酯生产中的应用经验;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及亚申科技研发中心则专门介绍了碳酸二甲酯在下游领域涂料、无烟柴油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 分析称明年油价或涨至95美元 下跌为回涨播种
- 油价“八连跌”成定局 不排除“九连跌”可能
- 机构预计:甲乙酮行业盈利水平有望延续提升
- 我国非常规油气迎来了发展春天
- 预计未来柴油需求量下滑趋势仍将继续
- 国内氯碱市场下半年弱势难改
- 未来市场空间或超万亿 石墨烯巨大前景可期待
- 2015年全球石油市场需求将增长
- 预计汽柴油价格不改低位震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