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每年有员工染病 大部分原奶供应给蒙牛
2014-11-24 11:29:3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1月11日,新京报获悉现代牧业宝鸡牧场因私自出售42头被检测出带病的奶牛遭到动物检疫部门和公安机关调查,并有4人被拘留。次日,这批病牛被农业部门捕杀深埋,现代牧业股价随之大跌。11月13日,现代牧业对外表示,这批牛被检测认定为病牛可能是因为曾注射过疫苗的缘故。
现代牧业的这一说法因奶牛已被深埋而难以被证实。在因“病牛门”事件被媒体拉至放大镜下之后,现代牧业的其他问题随后被曝光。新京报记者获悉,现代牧业宝鸡牧场每年都有员工被查出染上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公开资料显示,奶牛如果患有布病将会影响到产奶质量,并可能会传染给人。
在“病牛”之外,现代牧业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近日因环境违法被安徽省肥东县环保部门开出罚单。
病牛买主夜里被带走
2014年11月11日,新京报获悉,位于眉县的现代牧业宝鸡牧场遭到动物检疫部门和公安机关的调查,原因是涉嫌私自出售42头被检测带病的奶牛,有4人为此被刑拘。其中就有犇犇牧业法定代表人李海平。犇犇牧业是现代牧业这批奶牛的买主,为这批病牛花掉了150万元。
据李海平的妻子回忆,10月20日晚上10点左右,通过网上招标购买的这批牛运抵犇犇牧业,将近夜里12点的时候,李海平从家里被叫回厂里,以调查这批病牛的问题,自此就没有再回家。
“他们(动检机关和公安机关)来了上百人,检测说牛有病,就把他(李海平)带走了,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要知道,咋可能花那么多钱买病牛?”李海平的妻子说,根据动检部门的说法,这批牛中有5头患结核病,37头患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
澎湃新闻报道,西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动物疫病检验报告显示,该机构对82头牛及相应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检验,发现其中5头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阳性,37头牛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呈阳性。
结核病及“布病”均为二类疫病。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
李海平的妻子介绍,今年9月份,犇犇牧业通过网上竞标的形式,拍得现代牧业90头淘汰的奶牛,并与现代牧业签订了购牛合同。购牛的价格并不低,一头牛比市价高出四五百元。但考虑到现代牧业是品牌公司,牛源又紧张,也就接受了。
现代牧业承诺犇犇牧业出售的牛是经过检疫合格的牛,但需要他们自己去动物检疫机构开检疫票。
“他们(现代牧业)说都是合格的牛,我们是相信的,那么大的上市公司咋可能卖病牛呢?”李海平的妻子说,犇犇牧业就近到扶风县开取了检疫合格证明。而据媒体报道,实际上,扶风县段家镇兽医站并未进行检验就收钱放行了。
事件发生后,警方已刑拘四人,包括宝鸡现代牧业销售部长成松及一名兽医,犇犇牧业法定代表人李海平,扶风县段家镇兽医站站长魏岁贤。
据悉,这已不是现代牧业第一次私自调运奶牛了。今年3月,宝鸡现代牧业就曾因私自调运4头未检疫奶牛,遭到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处罚。澎湃新闻报道,根据眉县动检部门的说法,现代牧业从未就淘汰奶牛进行过申报检疫。
病牛事件陷入“罗生门”
11月12日,在香港上市的现代牧业开盘即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0%,收盘后,当日跌幅达到8.5%。
涉“病牛案”的犇犇牧业属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该区农林局相关人员12日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结核病和布病都属于慢性传染病,带病奶牛已经于当日被捕杀深埋。执法机构也将进一步追究现代牧业的责任。负责捕杀深埋的正是上述农林局。被捕杀深埋的这批奶牛为后来的“罗生门”埋下伏笔。
现代牧业于11月12日首次针对此事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配合政府部门做调查。当日,德银发布报告透露了现代牧业管理层的会议内容,称部分牛对结核病及布病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可能是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现代牧业随后公开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公司有淘汰牛管理制度,每年都有15%-20%左右的牛因为没有饲养价值被淘汰,但这些淘汰牛仍然是健康的牛。卖给犇犇牧业的这批淘汰牛符合正常的生产管理规定。
11月20日,现代牧业在回复新京报记者时称,布病检测呈阳性的原因是因为注射了布病疫苗,而公司10月份的结核检测是全部显示阴性的,公司会继续配合公安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如今病牛已经被深埋,究竟是病牛还是因为注射疫苗,该事件陷入罗生门。记者针对此事再次致电西安灞桥区农林局相关人员,该人员表示不便回应,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亦挂掉电话。不过据接近农林局的人士表示,捕杀深埋这批奶牛如今确实令农林局陷入被动。
有动物防疫方面的专家指出,按照这两类病的防治技术规范,检出、诊断为阳性的牛必须捕杀,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两种病均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布病防控专家吴清民表示,奶牛如果注射了布病疫苗确实会使检测呈现阳性,但呈现阳性是否因为注射疫苗目前无法做判断。还需要看调查的结果。
不过,陕西眉县疾控预防中心的相关人士11月21日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现代牧业宝鸡牧场每年都有员工被查出染上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他们是养牛的企业,布病是人畜共患病,由牲畜传染给人,对于养牛养羊的人来说传染这种病也正常。”
据公开资料显示,奶牛如果患有结核病和布病将会影响到产奶的质量,并且这两种病都属于人畜共患的疾病,可能会通过乳汁等方式传染给人。一位农业大学的教授指出,如果奶牛患有这两种病肯定会影响产奶的质量,但根据患病阶段的不同,对牛奶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只是具有通过乳汁将病传染给人的可能性,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但如果是注射疫苗,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就不会影响产奶质量。
根据德银之前的报告来看,现代牧业管理层认为,奶牛如果患上此疾病,会影响生产力,不过牛奶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处理后,不会影响牛奶质量,接种疫苗也不会影响牛奶质量。
超七成原奶供应蒙牛
现代牧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以往现代牧业只养奶牛,专门为乳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奶源,如今现代牧业也渐渐搞起乳品加工。
根据机构报告,从2008年到2012年,现代牧业收入和利润保持了73.7%和80.1%的年复合增长。年报显示,现代牧业2013年牛奶销售额为19亿元。
现代牧业正式成立于2008年,2010年在香港挂牌上市。自成立开始至今,现代牧业都与蒙牛关系极为密切。现代牧业创始人邓九强是蒙牛的创业元老,也是牛根生曾经的得力干将。
2008年现代牧业与蒙牛签订了为期10年的承购原料奶供应协议,时间到2018年。根据此份协议,蒙牛允许现代牧业把不超过30%的原料奶售予第三方,但是不得售予蒙牛的另外两大主要对手。
2013年5月,蒙牛斥资31.78亿港元收购了现代牧业部分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大股东。
根据现代牧业2013年的年报,公司供应给蒙牛的牛奶销量占比为75.7%,约占蒙牛总需求量的20%,而且现代牧业供应的奶主要用于特仑苏,占蒙牛系列特仑苏总需求的70%以上。
对于此次“病牛”事件,蒙牛11月20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蒙牛对包括现代牧业在内的所有奶源供方的原奶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除了蒙牛等数名客户外,现代牧业还拓展了自有品牌。现代牧业称,公司出售给其他独立第三方的原奶也均用于高端奶的生产。除了旧有客户外,现代牧业已经与国内一些知名乳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雀巢等。
今年3月,媒体报道,现代牧业与雀巢的供奶协议商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雀巢将跻身前五大客户,但碍于新购入的牛只今年未能产奶,最快要在2015年才可以供奶,且雀巢将用此原奶制造高端奶粉。雀巢11月20日表示,对于现代牧业“病牛事件”不予评论,据接近雀巢的人士称,现代牧业目前尚未向雀巢供应原奶。
现代牧业频曝环境污染
近期困扰现代牧业的不仅“病牛”事件,在“病牛”事件之前,现代牧业旗下子公司被曝因污染环境被罚。
现代牧业2013年的年报中曾表示,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但作为中国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及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商,现代牧业走在行业前列,早已在兴建牧场时投入大量资本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把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包括粪便、污水等收集处理并转化为有用资源。
然而媒体的调查却是另一番景象,据报道,近日,安徽省肥东县环保部门因现代牧业旗下子公司现代牧业(肥东)公司的环境违法行为向其开出巨额罚单,罚款10万元,并全县通报。据悉,肥东现代牧业擅自利用槽罐车外运沼液肆意倾倒,且该行为存在已久,多次造成环境污染。
现代牧业成立后,曾多次因环境污染问题被质疑和指责。
2011年,有媒体调查了现代牧业多家牧场,包括安徽马鞍山牧场、安徽肥东牧场以及四川洪雅牧场,这几家牧场均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沼液排放造成了田地减产和水污染,臭气熏天,造成“家里的天花板和桌子上都是苍蝇”。
现代牧业采用万头牧场的模式,环境污染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万头牧场的质疑。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2个,饲养近20万头奶牛。
乳业资深专家宋亮表示,除了内蒙古、西北一些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发展万头牧场,且没有一个国家将万头牧场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模式。首先,万头牧场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万头牧场一天的奶牛粪便加尿液是500吨左右,这些粪便和尿液不能及时处理,会对水源、田地等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和污染;另外,万头牧场的管理难度大,容易滋生疫病,疫病产生后就要大量的杀牛,导致原奶量下降。
据宋亮估算,目前中国的万头牧场有60多个,企业之所以热衷万头牧场与资本推动不无关系,资本追求短期效益,但奶牛养殖的周期很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走出安徽肥东县“污染门”的港股上市公司现代牧业,近日又因“病牛”事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因私自出售近40头带病奶牛给西安一家屠宰场,现代牧业正被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公司当日股价大跌,同时也引起了乳业股全盘震荡。
有业内人士表示,隐藏在这起“病牛风波”背后的,不仅是养殖业黑幕揭开冰山一角,更是一场继奶业“三聚氰胺”事件后,再次影响全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发财梦因为病牛变成噩梦
对于陕西犇犇牧业公司老板娘杨华来说,今年9月,从现代牧业宝鸡牧场购买的90头淘汰牛,不是财运的来临,反是她噩梦的开始。10月20日晚,在这批淘汰牛从位于陕西省眉县的现代牧业宝鸡牧场运抵犇犇牧业厂房后,不到一个小时,西安警方就找上门来。
随后,杨华的丈夫,同时也是犇犇牧业法人的李海平被当场带走调查。目前,李海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警方批捕。据悉,连同李海平在内,当天被警方带走的相关人员还包括现代牧业宝鸡牧场的销售经理成松、扶风县段家镇兽医站站长魏岁贤和一名兽医。
据知情人士透露,西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动物疫病检验显示,该机构对这批淘汰牛及相应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检验,发现其中5头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阳性,37头牛布鲁氏杆菌(简称“布病”)抗体检测呈阳性。结核病及布病均为二类疫病,布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
杨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今年9月份,李海平从朋友口中得知现代牧业宝鸡牧场有淘汰牛出售,随后开始竞标。9月25日上午,他通过网上竞标,以高于市场价2毛钱/公斤的价格报价。几天后,现代牧业宝鸡牧场通知犇犇牧业竞标成功,双方签订了合同。10月19日,犇犇牧业向现代牧业宝鸡牧场支付150万元,运回90头牛。
“直到牛装上车,现代牧业也没有提供检疫合格证明。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在回西安的路上找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动检站,花1000元开了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杨华说。
为何在交易过程中,现代牧业宝鸡牧场没有按规定出示检疫合格证明?
“这是个霸王条款,但考虑到现代牧业是上市公司,今年牛源又比较紧张,我们就接受了。”杨华说,“在前去提牛的当天,李海平曾找对方要过检疫合格证明。但现代牧业宝鸡牧场的现场工作人员称,他们公司和眉县动检部门关系比较紧张,要开检疫证明可以去别的地方自己开。”
“后来是我们负责此次运牛的司机在运牛往回走的路上给扶风县段家镇兽医站打了电话,花一千块钱买了一张检疫合格证明。”杨华说。
长江商报记者在杨华出示的双方《批量淘汰牛及日常淘汰牛出售合同》中看到,其中一条正是“甲方不负责开具检验检疫证明,牛只拉运出场后所发生的一切事宜均与甲方无关”。
此外,记者在该《合同》中还看到,“甲方淘汰牛只为全部检疫合格牛只,甲方协助乙方将牛装上车,乙方负责拉运,所发生的相关运输费用、检疫费、消毒费等一切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据了解,现代牧业成立于2005年9月,其官方网站自称“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及高品质生乳供应商”。受问题牛风波影响,现代牧业股价大跌,11月12日当天截至收盘,报价2.8港元,大跌8.5%。
11月12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犇犇牧业从现代牧业购买的病牛,正在被有关部门人员处理和掩埋。
- 2015年“一号文件”或涉农产品价改和土改
- 中国转基因水稻受困产业之难
- 中国大豆进口交易损失惨重 三短板弥补迫在眉睫
- 小麦产需不足需矛盾显现 资源和效益约束加大
- 农药产能过剩等问题日渐凸显 行业急需革命性创新
- 木门行业市场快速发展 高端木门市场逐渐成型
- 尿素企业开工率不足7成 将开启“下跌”模式
- 托市收购形成粮价倒挂 国内粮价高于国外
- 牛肉价产业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