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品牌高速增长遭遇“瓶颈”
2014-11-24 15:12: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首席行政官王建新表示,最近五年来迈瑞医疗在试剂方面投入非常大,现在公司监护仪器与试剂的产值规模各占一半,免疫试剂做得比较好。
从事手术器械的新华医疗也在近年来通过收购四家公司进入诊断试剂业务,公司2013年报显示,两家主营体外诊断业务的子公司北京威泰科、长春博迅分别实现净利润1683.02万元、5742.28万元,占公司全年净利润的32%。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在医保控费背景下,诊断试剂相对宽松,虽然存在个别领域过度诊断的情况,但从数据来看依然有广阔前景,中国人口占全球20%,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仅占3%。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表示,相对来说国内外诊断试剂技术差别较小,国内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取代进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实际上,不少仪器类厂家已经感受到了增长乏力的压力。迈瑞医疗从监护仪起家,现在产品线已经拓展至医学影像、外科、医疗信息化等多个领域。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老大,迈瑞医疗依然感受到医疗仪器细分领域的瓶颈。
王建新坦言,现在迈瑞医疗的监护仪在国内市场占比35%,超过外资品牌GE、飞利浦,全球份额在10%左右。但只靠仪器很难赚钱,有时为了进入医院还要自己投放仪器。
另一家生产医疗监护仪的上市公司宝莱特2013年财报显示,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医疗监护收入未达到预期、销售费用增长等影响所致。宝莱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时称,现在监护仪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和整合血液透析业务。
与核磁、CT等大型医疗设备相比,像监护仪这样的小型产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准入门槛较低,除迈瑞医疗、理邦仪器、宝莱特这样形成规模的公司外,国内还有很多营收在千万级别的小公司。张发宝指出,国内做医疗类仪器的厂家手中没有太多核心技术,在高端品类很难与进口品牌竞争,这也导致这些企业很难在目前的产品覆盖上有更多突破。
王建新告诉,迈瑞医疗目前在三甲、二甲及二甲以下医疗机构的装机比例约为2:6:2。由于产品性能和参数没达到要求,迈瑞医疗进入三甲医院的产品较少,未来的目标是将覆盖率提升到40%。
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国产品牌被挡在了有更大需求的三甲医院门外,这也是国产医疗器械品牌面临增长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医疗器械行业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将会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加速整合,大批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从收购兼并目的来看,最普遍的目标是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场占有率。如三诺生物(主营血糖测试仪)收购华广科技20%的股份(主营高端血糖检测仪),因二者产品线类似且互补,可以加强对产业链控制能力;楚天科技拟收购新华通(主要产品包括纯蒸汽发生器、多效蒸馏水机、纯化水制备系统、储存配臵-工艺容器、分配系统等制药用水装备),通过收购,楚天科技将实现公司产业链向前端延伸,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乐普医疗以5.763亿元收购新东港药业,将使得乐普医疗进一步获得心血管药物领域中核心产品,抢占市场先发优势,分享心血管药物行业快速成长的收益。
- 中药材市场愁云惨淡 人采购者观望情绪浓厚
- 我国体外诊断器械应用空间巨大
-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 我国制药机械行业加快结构调整 配套体系形成
- 我国医药领域并购热潮持续井喷
- 我国健康服务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逐激烈
-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细化政策将批量出台
- 多因素致云南中药材价格“跳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