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2014-11-12 11:42:4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到2020年,中国医药(指规模)能够超过美国或者达到美国的水平。”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这样指出。
新兴市场的整个份额从2006年的14%提高到20%,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30%。从规模和体量上看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但是从增速来看,新兴市场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整个医药的体量和规模呈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2011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医药产业国。“从现在的发展水平看,我们能达到(美国水平)。”
虽然规模日益扩大,但国内医药仍存在几个问题,张伯礼认为,综合来说是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产品比较少、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医药产业产值约占全球7%。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药物研发仍以跟踪仿制为主。95%以上的化药是仿制药,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缺乏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对于创新较少,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彦君坦言,实际上,新药开发的风险很大,新药研发成功率实际上不到10%。国内的大型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上,超过10亿的企业到目前可能还没有,跟国外的大型药企动辄研发上百亿美元相比,是不能比的。目前整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薄弱,药物研发仍以跟踪仿制为主,原始创新不足,在仿制药的竞争中非常惨烈。尽管近几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但与工业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大而不强。我国的医药行业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积累阶段,初步具备了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和雏形,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是崛起阶段。他介绍,在创新方面,上药一方面和国际制药公司在早期就共同研发、共同选题、共同开发、共同判断、共同推进,第二方面是与国内的大学、高新企业合作。
据张伯礼介绍,目前国家有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自启动以来,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十大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方面,包括现在正在进行临床三期的,有155个新药,药物品种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3年9月,共52个品种获得74个新药证书。
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为15%,医药工业销售增长为13%;医药工业利润增长为11%。预计我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2014年达到1.25万亿元,2015年1.41万亿元。
目前被投资者广泛关注,涵盖更广的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则正在继续放大。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额在2万亿左右,到2016年“十二五”结束,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预计将接近3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占GDP的10%左右。
- 我国制药机械行业加快结构调整 配套体系形成
- 我国医药领域并购热潮持续井喷
- 我国健康服务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逐激烈
-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细化政策将批量出台
- 多因素致云南中药材价格“跳水”
- 无菌喷雾干燥设备受到各大医药行业青睐
- 食药监局:不得使用灵芝孢子粉做普通食品原料
- 药品及制药机械的监管需以制度作保
重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板块再迎利好
2014年10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统计(分品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