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解读

2015-1-20 9:26: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上周五,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官员撰文称要防止过度“放水”。受这些因素影响,股市暴跌。

 

  1月19日晚间,证监会网站刊登一文——《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当中提到上周五,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官员撰文称要防止过度“放水”。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证监会认为“这与事实不符。”

  综合记者采访的多方消息,三大监管机构是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自行做出的决策。并未有意联合。但是其效果确实会对目前的股市产生“去杠杆”的效果。

  根据德银的分析,A股属于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之一。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7.8%,占总市值比重也达到2.9%。相比之下,美国股市在牛市持续近6年之后,纽交所保证金债务占市值比重为2.4%;台湾地区股市为1.0%,日本为0.5%。

  高杠杆意味着流动性更多向股市流动,而对实体经济的直接作用减弱。因此各部门都会有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举动,并且控制高杠杆地区的风险。只不过,这些措施近期凑到一起去了。于是引发了A股的1·19行情。

  本期《21世纪经济报道》重点从去杠杆的角度来观察A股的1·19行情,同时在金融版块和财经版块都有从不同纬度记录这一财经事件。

  三大监管层合力“去杠杆”组合拳下,上证指数“如期”遭遇7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1月19日,A股进入7年来最“冷”一天,融资盘出逃的恐慌最终由大金融/有色、煤炭、建材等领域扩散至A股各个板块。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除WIND医疗、教育、互联网板块外,其余板块全线尽墨。这一天,上证指数暴跌260点,收于3116.44点,跌幅高达7.7%。

  恐慌性情绪发酵成为大跌的首要原因,根据WIND数据分析,2014年以来,两融账户中个人账户从不足140万户增至2014年底的逾290万户,增幅超过100%。而在“两融”收紧、委贷禁止入市、央行流动性迟迟不开闸三大利空下,杠杆上的牛市无疑难以承压。

  更受瞩目的是,A股的暴跌是否意味着牛市行情终结?WIND通过对历史上出现的111次大跌后的数据统计发现:其中大跌后次日实现上涨的是69次,概率占62%;而在次月实现上涨的次数为37次,上涨概率仅33%。

  暴跌之后,牛市逻辑能否延续?三大监管层敲山震虎意欲何为?本轮牛市行情能否延续正在牵动着每一个投资人的心。

  2.0版去杠杆

  1月16日,上证指数强势上涨114点,保险、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集体发力。当日,甚至有多位机构投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下周打新资金回归的预期下,上证指数有望重攻3400高点。

  但盘后监管层的联手“釜底抽薪”显然出乎机构们的预料。1月16日收盘后,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意外”公布两融严罚名单,中信、海通等龙头券商纷纷中枪;而两融门槛重回50万的监管口径背后,监管层对于杠杆牛市的态度已颇为明确。

  这只是去杠杆的一个开始,当晚,银监会公开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委贷资金不得投向权益类投资,继两融资金后,股市又一资金入口被堵。

  另一边,央行放水对冲救市的预期被彻底打消。周六,央行连续七周暂停公开市场的操作。

  虽然三大监管层都是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做出独立的决定。但市场将三大监管层联手“去杠杆”捆绑到一起:A股的暴涨并未与实体经济产生联动,相反,在大金融板块主导的“杠杆牛市”巨量涨幅背后,资金由匮乏的实体经济不断入市,股市呈现“抽血式”上涨。

  从上涨板块来看,2014年上证金融指数大涨81.97%,上证公用和上证工业指数涨幅也在70%左右,但其他行业指数涨幅均明显落后于上证综指,其中上证医药指数涨幅仅有6.31%。另一边,全市场2500多只个股,下半年蓝筹股行情启动以来,跑赢上证综指的股票仅有600只。

  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合力出手目的越发清晰:“疯牛”式上涨必须抑制,资金要由股市回流实体经济来。

  “无论查两融也好,委托贷款的新规也好,都是为了稳增长,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当中,卡住‘脱实向虚’的信贷渠道。使得2014年末及2015年初批复的大量项目和贷款都能流入实体经济。三大监管部门实际上是在相互配合。”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员任泽平指出。

  安信非银板块则更为直接地点评称,整体上看,这是监管层对短平快、大干快上的单一融资业务的警告。短期利空券商板块,调整节奏和幅度要观察对市场情绪影响。

  另一边,新一轮面向实体经济的“加杠杆”动作已经展开。1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证监会与中国国土资源部协商,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国土部将不再进行事前审查。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国土部审查环节通常在2个月到3个月之间,由于审核时间较长,会延缓整个方案通过的时间。取消事前审查无疑将加速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速度,有利房企通过资本市场输血补给。

  此外,伴随IPO环节的进一步松绑,将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作用。1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上市程序将不断简化,未来将取消企业境内上市盈利要求。

  “未来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也可以不要盈利,我们也在改革当中。”肖钢指出。而此前,证监会为便利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已将上市审批的程序由13项简化为7项,并将作进一步的精简。

  机构撤退大金融

  上证指数一泻千里之后,尽管机构异口同声保持牛市观点不变,但在“去杠杆”的大主题下,前期飙涨的大金融板块似乎将进入缓冲期。

  事实上,1月以来金融股的高位滞胀已经让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颇为不安,“本次股市暴跌前(1月上旬),公司的‘中国式绝对回报’模型显示,周期股趋势下行,消费股和科技股趋势向上。”私募基金星石投资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该基金进行大幅调整持仓:大幅减持周期板块股票,抛掉了金融、地产等前期上涨过快、估值修复结束的股票,只保留化工等景气度较好的部分周期股票;同时,大幅增加了食品饮料、农业等景气度趋势转好的消费股,软件、传媒等景气度趋势较好的科技类蓝筹股。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称,1月以来,他们已经开始撤离周期股,开始增持前期跌幅较大的信息股和医药股,保留部分估值较低的地产股。

  而伴随着两融压力的不断释放,机构未来调仓的动向或将越发明显,前期被遗忘已久的高送转、具有抗跌性质的大消费、医疗和跌幅较深的成长股或将成为未来的热点。

  不过,一些大金融“爱好者”仍然对该板块念念不忘,“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最佳时期”言论再度尘嚣直上,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就宣称,券商股的短期利空并不影响后续长期走势,券商股仍有50%的增长空间。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5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