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新汽车销售办法明年初或实施 非授权经营有望放开

2014-11-20 11:31:3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新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将实施。目前《办法》的最终修订稿已经修订完成,明年初有望正式实施。亦有消息称,12月初商务部可能会在官网上对修订后的《办法》进行公示。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统治行业流通领域多年的4S店模式也逐渐凸显种种不适应,变革由此开始酝酿。而在今年,随着国家多项政策的发布实施,推动变革的力量再次增强,汽车流通业的销售模式或将正式迎来拐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商务部正在广泛调研征求行业代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加速《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新版本有望在明年1月正式实施。

  据了解,新《办法》主要是为了建立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约束经销商与汽车厂商责权关系的授权经营制度并未取消。不过,新《办法》降低了经销商建店标准限制门槛,并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汽车超市”等销售模式,同时提出建立非品牌授权通道。

  业内人士表示,相关政策使汽车大卖场模式具备理论基础,未来有望出现类似苏宁一样的销售商。

 

  非授权经营有望放开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随着反垄断逐步渗透到汽车领域,包括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在内的跨国企业均被认定存在垄断行为,这就将垄断产生的重要原因——汽车供应商在汽车流通领域中拥有的绝对优势,推上了风口浪尖。

  “汽车供应商的优势地位是《办法》规定的授权经营方式所赋予的,”一位经销商认为。所谓授权经营是指经汽车供应商授权,按汽车品牌销售方式,汽车经销商从事汽车销售和服务。

  然而,在中国汽车流通领域存在十余年的授权经营流通方式,有望在新《办法》实施后得到改变。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新《办法》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将为非授权经营建立渠道。”可以想象,未来大卖场,网络销售平台、平行进口等销售形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将改变中国汽车流通领域只能授权经营的现状,也将动摇汽车供应商在汽车流通领域实施垄断行为的根源。

  同时,一位曾经看过新《办法》的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办法》还明确指出,汽车供应商不得为经销商确定销售目标;同时经销商可以从其他授权经销商处进货。”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汽车供应商控制着大部分货源,而导致非授权经销商无车可买的问题。同时这也将解决此前不少汽车供应商限制跨区域销售的问题。

  不仅如此,上述经销商补充道:“新《办法》较大程度上考虑了经销商的利益和权益,要求汽车供应商不得向经销商实施压库、搭售等行为;改变目前一年一签的制度周期,延长代理周期,未来有望改为5年一签;不得强制规定经销商建店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经销商获多项松绑

  一位参与《办法》修订的人士此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修订稿的主要方向是为了建立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去经销商和汽车厂商的不对等关系。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办法》奠定了我国汽车销售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主机厂在产业链中的强势支配地位,掌控着从确定销售价格、经销商利润空间、经销商网络建设,到品牌宣传等多方面的“主宰权”。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新车销售放缓,在厂家高销售目标的压力下,经销商生存状况日趋恶化,双方矛盾不断加大。经销商开始寄望新《办法》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据记者了解,最新的修订稿已对经销商作出多方松绑,除了在建店标准、网点布局、商务政策等方面放宽外,经营模式上,修订稿提出,鼓励发展汽车超市、汽车电商等多元化渠道模式,鼓励售后市场放开,推动经销商维修转型升级等。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对记者表示,“《办法》的修订,应该是为了让近段时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系列措施加速落地。”

  今年10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实施《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宣布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经销商(含总经销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

  针对售后服务领域,9月18日,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委参与审批的《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为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允许原厂件及自主商标独立售后配件自由流通。

  多家经销商集团尝鲜

  在新政策修订的背景下,汽车流通领域或将呈现多元化的经营业态。一位长期关注汽车流通领域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若一个品牌车型的销量难以维持一家专营店的正常经营,那么代理其他更赚钱的品牌,或发展其他更低成本的渠道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相较而言,产销两旺的品牌经销商盈利能力较强,因此经销商改变销售模式的需求并不强烈。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强势品牌将仍以4S店的经营模式为主,市场表现不佳的品牌可能走向一店多品牌的经营模式。

  不过,有经销商表示了担忧。一位西南地区的经销商人士向记者表示,经销商发展汽车卖场或汽车超市的销售模式,很可能会失去厂商的授权,而沦为只能从授权经销商进货的二级网点。由于这些网点并未纳入厂商的正规管理体系,消费者是否会买单难以预估。

  此外,在业界普遍看好的“售后改革”,也并未让经销商欢欣雀跃。根据上述《意见》规定,“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包括进口汽车经营企业)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这意味着,未来没有超出‘三包’期的车辆去其他地方维修,出现问题后,我们也需要负责,这不公平。”一位华东地区的经销商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不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的用户维修信息并不互通,经销商难以判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一旦放开,可能带来各种纠纷。

  不过,大型经销商集团更看好这些政策红利。上海一位汽车经销商集团高层表示,对于已取得多家汽车品牌授权的经销商集团而言,可以将资源集约化,以汽车卖场的形式开设新的渠道,提供从售前到售后的“一站式”服务,或者将售前售后业务分离,单独设立网点。

  事实上,目前汽车流通领域中,已经具备这样的雏形,比如永达汽车集团不久前已创立了“车易修”品牌,依托集团在配件采购、维修能力等方面的现成资源开设连锁式维修网点。和谐汽车、广物汽贸、大昌行等多家大型经销商集团都已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维修服务中心。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70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形势及投资潜力分析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详细]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