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014-11-20 10:38: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1月19日全文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提到重点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
在此消息面影响下,昨日,海默科技(7.23%)、吉艾科技(3.81%)、吉电股份(3.56%)、巨星科技(2.57%)、恒泰艾普(2.23%)、青岛金王(2.18%)等多只页岩气概念股涨幅均超2%。
从昨日资金流向来看,天富能源(3436.25万元)、吉电股份(2758.00万元)、恒泰艾普(2366.86万元)、海默科技(1611.33万元)、巨星科技(1423.61万元)、吉艾科技(1301.09万元)等6只页岩气概念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中小型独立能源公司、设备提供商和油井服务商等各类企业都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实现了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和股价攀升。目前中国页岩气发展情况大致符合美国10年前的产业情况,正处于前瞻布局中的良好投资时点。
近几年以来,由于在地质勘探和钻井开发两方面的积累效应,我国页岩气产量急速增长,2013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8倍,来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三家企业,并且主要来自于川渝地区。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页岩气产量将超过300亿立方米,如果措施得当,有望达到400亿立方米至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5左右,上述数据显示我国页岩业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竞争出让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已初步形成了竞争出让的方案、选定了竞争出让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热度不减,页岩气高产和第三轮页岩气招标都将可能成为板块上涨催化剂。
对于,页岩气概念股的投资布局,市场人士表示,可以从以下三条主线布局。
第一,勘探开发相关设备类公司。龙头股主要有:神开股份、杰瑞股份、江钻股份。
第二,储藏运输类公司。可关注中集集团、富瑞特装、蓝科高新。
第三,油气服务类公司。相关龙头股主要有:恒泰艾普、杰瑞股份、富瑞特装、中海油服、吉艾科技等。
页岩气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截至2013年,在全国页岩气3大相、9大层系中,我国已在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三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一批页岩气产能,其中,中石化10亿立方米/年,中石油3亿立方米/年,延长石油1亿立方米/年。在西北地区侏罗系陆相、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陆相、南方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三个领域取得了的重要进展。
国信证券表示,取中性假设,2020年中国页岩气实际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假设2015年页岩气平均单井年产量为1500万立方米,2020年平均单井产量年产量提升至1800万立方米,单井成本由8000万元降至5000万元,对应2015和2020年页岩气开发市场规模分别为208亿和13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45%。其中,钻井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81亿和517亿元,压裂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107亿和685亿元,其他完井服务市场规模为20亿和131亿元。由此来看,页岩气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广阔。
广发证券指出,由于近两年在地质勘探和钻井开发两方面的积累效应,我国2013年页岩气产量较上年增长8倍,来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三家企业,并且主要来自于川渝地区。长期来看,国家在四川、重庆地区设立的“页岩气示范区”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为未来全国各页岩气区块的开发积累作业经验和地质资料;短期来看,三家石油巨头的先发优势已经形成,未来将凭借资源优势、地方支持、技术优势和作用经验,继续引领产能产量双增长。未来借“所有制改革”和天然气价改的东风,预计相关油服订单将大幅上升,一批页岩气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美国中小型独立能源公司、设备提供商和油井服务商等各类企业,都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实现了大幅营收增长和股价攀升。目前中国页岩气发展情况大约符合美国10年前的产业情况,正处于前瞻布局中的良好投资时点。建议关注具有核心产品技术竞争力的设备提供商,以及在市场开放中直接受益的差异竞争型民营油服企业。
-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三大看点解读
- 万亿元投资盛宴开启 核电企业将迎新变局
- 农田水利建设进入高潮期 6省投入资金超过百亿
- 光伏组件质量抽检合格率不足八成
- 煤炭救市再出招 国内煤炭难在国际竞争
- 去年生活用电附加费270亿 中国将清理整治
- 行业获重大突破 我国煤制气迎黄金时代
- 中国煤炭贸易:从鼓励出口到进口优质煤
- 国内光伏电站1/3不合格 电池衰减严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