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企业需加强三四线市场挖掘能力
2014-11-18 11:44: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目前,地板行业的发展已然趋近成熟,地板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形态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就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比如说拉长地板市场战线以应对饱和的市场困境,积极开拓三四线市场,因此寻找出路就成了地板企业的重点工作。
企业需加强三四线市场的挖掘能力
要寻找出路,拓市场是必须做的事。目前,地板一二线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的阶段,而三四线市场亦正是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在一二线市场饱和、竞争压力巨大,三四线市却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地,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之前主攻一二线城市的地板品牌,也开始拉长战线,守住一二线,主攻三四线。
当前,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能力增强,市场潜力也逐渐凸显。有地板品牌提出,专攻一二线“城市新贵”阶层,事实上,三四线城市的“新贵”阶层群体也并不小。
在信息传播迅捷的现在,三四线城市“新贵”在审美水平及装饰需求等方面,与一二线城市差距不大,或根本没有差距。特别是80、90后的一代,在三四线城市,由于房价较低、生存压力更小,其消费需求旺盛,对地板等产品、品牌的要求或许更高。
地板企业需加强市场的控制能力
敏锐的地板企业已经嗅到市场动向,迅速行动,开始发展自己的三四线城市代理加盟商群体,将分店开在乡镇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促销活动,上门安装、服务到家,提升售后体验,开发符合三四线城市消费标准的地板产品。可以预知的是,走在其他企业前头,并采取了适当营销手段的地板企业,必定会在三四线市场大有作为,分得更大的蛋糕。
不可否认,地板企业渠道下沉之后,受市场和所在地的影响,一定不如刚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发展时顺利、迅速。但是发展速度放缓,稳中求进,地板企业仍旧有利可图。聪明的企业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渠道下沉之初,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当自己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真正立稳脚跟之时,经济利益将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地板企业的腰包。
目前,2014年已经走向了年底,地板行业的最后一波销售热潮也将来袭,当下面对产能过剩的地板市场,诸多地板企业亦表示压力山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各大地板企业还需强化自身实力,如此方能实现产销平衡。
产销不平衡的状态下 地板企业需加强自身实力
面对已经供过于求的地板市场,很多地板企业已经有心无力,如何压缩成本,形成良性的产销链才是中小地板企业真正需要思索的问题,地板产品的同质化以及行业的不景气带来的是地板企业产品的滞销,实现产销平衡将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行业深化改革、成功转型的关键。
在中国过热的房地产业引导下,地板市场的需求几近无限大,无论是老牌的知名企业还是新晋企业都加开了所有的生产线,地板行业的产能迅速的膨胀。但是随着地板市场的萎缩,我国地板市场的产能已经大大的超过了销售能力,就好比饿久的人暴饮暴食,导致胃部的消化不良。产销不平衡还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市场的滞涨会造成市场中同质化产品单纯的降价竞争。
产销的不平衡是地板市场多年无序发展而长期积累下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并非一朝一夕,只有实现了产业的变革,开发出更新、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引发市场合理的多样化、差异化竞争,才能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这需要地板人共同而又持续不断的努力。
产能过剩是地板行业发展状态 地板企业需做好转型之举
产能过剩是产业常态。产能过剩是产业充分竞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化解产能过剩必然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短期内可能会迎来震荡,但这绝非是一个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
增速减缓是产业常态。地板市场进入需求增长减缓的阶段,产品导向阶段过渡到需求导向阶段,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要求结合市场经济、消费意识和市场需求产生新的发展模式,也迫使企业调整生产节奏和市场经营模式。
节能环保是产业常态。地板行业面临严厉的“环保大考”,这是“上纲上线”的大问题。创新决定优劣,环保决定存亡。即是说,创新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而环保决定企业命运的死活。实际上,随着机械制造的改进、工艺技术的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让这个行业可以甩掉“三高”的帽子,从而真正蜕变为现代产业。
- 国内销售疲软 彩电行业拓展外销成发力点
- 风电设备“走出去”成利润新增长点
- 我国麻纺业亟待开发终端品牌产品
- 纺织业转型升级须适应“新常态”
- 医养融合成老龄化健康管理新模式
- 我国银饰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 石油新秩序将来 我国可能加紧进行原油战略储备
- 行业标准缺失 铝门窗需建立品牌建设体系
-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 陶瓷企业亟待突破困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