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主产国限售 我国天然橡胶进口存隐患

2014-11-17 15:16:5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截至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主产国建立了砍树限产稳价等同盟政策,对橡胶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对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造成影响。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1/3,属于天然橡胶消费和进口大国,但缺乏对价格的控制及话语权。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区域不多,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超过80%,在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胶价起伏将对下游各行业产生十分不利。

 

  10月,国内橡胶市场涨跌互现,天胶反弹,涨幅达3.81%;合成橡胶跌幅明显放缓。业内人士称,相较于上个月,10月橡胶市场跌幅收窄,目前仍保持偏弱行情。当前,供需矛盾依然是制约胶价的主要因素。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天然橡胶32万吨,较8月的28万吨增幅明显;今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累计进口量为305万吨,同比增长9.6%。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主产国建立的砍树限产稳价等同盟政策,对橡胶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橡胶进口及下游诸行业。

  主产国限售

  记者从中国橡胶信息网了解到,近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主产国建立了砍树限产稳价等同盟政策,对橡胶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对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造成影响。据外媒消息,印尼主要橡胶组织一高层官员呼吁成员在2015年第二季度以前严格限制橡胶出售,这是全球第二大产胶国不到一个月内第二次采取行动支撑胶价。而早在9月底,印尼橡胶协会GAPKINDO向会员和橡胶生产国发出一封信件,呼吁他们把橡胶底价设在每公斤1.50美元。今年迄今为止,橡胶价格跌幅已经超过30%。

  我国属于天然橡胶消费和进口大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1/3。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种植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高达80%。在长期存在供需缺口的客观形势下,主产国的限售令必定会导致胶价起伏,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橡胶进口及下游各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进口呈季节性特点

  卓创资讯分析师吴伟茹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国天胶进口呈季节性特点:每年的5月份是天胶进口淡季,由于随后进入夏季,制品企业开工普遍下降,对于原料的采购需求有限。而7月份以后天胶市场进口量将猛增,一方面由于9、10月份下游制品企业迎来需求旺季;另一方面,由于来年2~3月份处于全球产胶淡季,因此全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一般会出现在12月份和1月份。

  吴伟茹表示,由于天胶进口量与国产胶价有两个月的滞后周期,即价差回缩两个月后才开始反映进口量的增加。因此按照滞后两个月开始统计,进口胶、国产胶的价差与天胶进口量呈负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一旦进口胶与国产胶价差从高点开始回落,那么进口天胶将对国产天胶产生替代,国内市场对于进口胶的采购热情将升温;反之,两者价差居高不下,那么在当前行情下企业盈利空间有限,因此企业可能会更多地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国产胶作为原料,尤其是中小型低端乳胶制品企业。

  对于我国天胶需求缺口长期存在的问题,业界专家建议称,要积极鼓励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天然橡胶的种植与加工,大力推动海外天然橡胶资源储备建设,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强对天然橡胶资源的控制力。同时要发展橡胶循环利用产业,充分利用并提高废旧橡胶资源的加工能力。还要建立天然橡胶进口监测预警机制,引导国内贸易商及相关企业理性进口。

 

  增强天然橡胶定价权

 

  对于我国增强天然橡胶定价权的建议,业内人士建议:首先,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加可由我们自主支配的天然橡胶产量。我国要获得天然橡胶的定价权,单纯依靠消费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要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新的天然橡胶品种和生产技术,以提高单位产量和总产量;另一方面,应该考虑在东南亚适合种植天然橡胶的区域,投资建立更多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如广东农垦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建立了橡胶种植基地,以保障国内的供给。只有自主支配的天然橡胶产量增加了,对其他天然橡胶主产国的依赖下降了,才能够提高在国际天然橡胶贸易领域的话语权。

  其次,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天然橡胶消费产业集中度。对天然橡胶进口依存度高而产业集中度又低,造成我国天然橡胶消费企业对外采购时往往各自为战。为此,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尽快组建若干销售额5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集团,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我国天然橡胶消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能力,为中国获得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维护自身利益作出贡献。

  第三,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为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作用及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一是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期货法》,明确期货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地位;二是在制度完善、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准许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市场为自身经营发展服务。

  吴先生表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促进中国期货市场科学发展、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需要。为此,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在期货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的步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一方面,中国期货市场要“走出去”,如允许交易所、期货公司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东京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或者与国外交易所、期货公司进行合作甚至对外兼并,允许更多的国内企业稳健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另一方面,允许境外期货公司通过与中国本土期货公司合作、合资。当然,这还需要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制等方面也进行相应配套的改革。

  第四,发挥国储在天然橡胶价格形成中应有的作用。我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总体发展健康,但也曾有过度投机、扭曲价格的情况发生,为防止这些情况再次发生,可以考虑建立健全天然橡胶储备机制,以调节和平衡天然橡胶的供应和需求。

  第五,可对合约标的物进行调整和创新,并增加夜盘交易以防范隔夜风险。招商期货分析师王艳慧表示,符合交割标准的国内全乳胶每年仅有20-30万吨产量。因此,建议推出最贴近市场需求的标胶期货,目前轮胎行业才是天然橡胶的需求大户,而其使用量最大的是20号标胶。20号标胶如能上市交易,将进一步强化上期所天胶期货的国际化和影响力。此外,东京胶夜盘的引入将使沪胶交易时间内价格波动风险加大,同时投资者隔夜持仓风险加大,建议橡胶品种也引入夜盘交易。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186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形势及投资潜力分析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详细]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