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新能源汽车2016-2020年补助政策意见解读

2014-12-30 11:33:3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案(附后)。现予以公示。

 

  关于公开征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财建[2014]842号

  有关单位: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案(附后)。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12月30日-2015年1月30日。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以书面(个人需属实名,单位需加盖公章,并留联系方式)形式进行反馈。

  联系方式: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传真:010-68552977,邮箱:nengyuanchu2014@126.com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

  传真:010-58881580,邮箱:gxs_jtc@most.cn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传真:010-66013708,邮箱:qiche@miit.gov.cn

  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

  传真:010-68501571,邮箱:guzm@ndrc.gov.cn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2014年12月26日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化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

  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补助对象、产品和标准 

  四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具体的补助对象、产品和标准是:

  (一)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

  (二)补助产品。中央财政补助的产品是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三)补助标准。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按照续驶里程、纯电动公交客车按照能量消耗量、纯电动专用车按照电池容量大小分档予以补助,超级电容公交客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车型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2016年各类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见附1。为加快产业化进程,鼓励优势企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2016-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它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

  二、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较强的研发、生产和推广能力,应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具备较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具体条件是:

  (一)产品性能稳定并安全可靠。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符合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应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符合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需符合相关综合燃料消耗量要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见附2。

  (二)售后服务及应急保障完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售后服务及应急保障体系,在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地区建立售后服务网点,及时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故障。

  (三)加强关键零部件质量保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10年或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下同)的质保期限,商用车生产企业(含客车、专用车、货车等)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30万公里的质保期限。汽车生产企业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负责动力电池的回收。

  (四)确保与公告目录保持一致。新能源汽车产品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车辆基本性能信息,并保证所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与目录内产品一致。

  三、资金申报和下达

  (一)补助资金按季度预拨。季度终了后,即每年4月底、7月底和10月底前,生产企业将上一季度的车辆销售情况以及销售发票,通过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部门,逐级上报至四部委。四部委组织审核后拨付补助资金。

  (二)年度终了后进行资金清算。年度终了后,即每年1月底前,生产企业提交上年度的清算报告及产品销售、运行情况,包括销售发票、产品技术参数和车辆注册登记信息等,逐级上报至四部委。四部委组织审核并对补助资金进行清算。

  四、加强监督

  四部委将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的监督、核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四部委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补助资金、取消新能源汽车补助资格、暂停或剔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有关产品等处罚措施:

  (一)提供虚假推广信息,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

  (二)提供虚假技术参数,骗取产品补助资格的;

  (三)销售产品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关键零部件质保不符合相关要求的;

  (四)销售产品的技术参数、关键零部件型号等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目录不一致的;

  (五)质量抽检中发现车辆性能水平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目录存在较大偏差的。

  五、实施期限及其他

  本政策实施期限是2016-2020年,四部委将根据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规模、成本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补助政策。

  对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要求和考核奖励政策将另行研究制定。

  附1: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

  1.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纯电续驶里程R(工况法、公里)
100≤R<150 150≤R<250 R≥250 R≥50
纯电动乘用车 3.2 4.5 5.5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 3.2

  2.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

(Ekg,Wh/km·kg)

车长L(米)
6≤L<8 8≤L<10 L≥10
纯电动客车 Ekg<0.3 30 40 50
0.3≤Ekg<0.4 36 46
0.4≤Ekg<0.5 32 42
0.5≤Ekg<0.6 26 / /
0.6≤Ekg<0.7 22 / /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客车、双源无轨客车等) 17 20 23
快充纯电动客车 10 12 15

  3.纯电动专用车、货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补助1800元,每辆车补助总额不超过13万元。

  4.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补助标准
燃料电池乘用车 20
燃料电池轻型客车、货车 30
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 50

  附2: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单位:km)

类   别 乘用车 客车 货车 专用车 测试方法
纯电动 ≥100 ≥150 ≥80 ≥80 M1、N1类采用工况法,其他暂采用40km/h等速法。
插电式混合动力

(含增程式)、双源无轨

≥50(工况法) ≥50 ≥50 ≥50 M1、N1类采用工况法或60km/h等速法,其他暂采用40km/h等速法。
≥70(等速法)
燃料电池 ≥150 ≥150 ≥200 ≥200 M1、N1类采用工况法,其他暂采用40km/h等速法。

  注:1.快充纯电动客车(如超级电容、钛酸锂等)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综合燃料消耗量要求

  (一)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目标值相比小于60%;

  (二)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含货车、客车、专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60%。

  三、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标准要求

序号 标准编号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目录名称
1 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2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3 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4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5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6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7 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 9kHz-30MHz
8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9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10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11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12 GB/T 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13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14 GB/T 19753-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15 GB/T 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16 GB/T 19755-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17 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
18 GB/T 20234.1-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 充电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9 GB/T 20234.2-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 充电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20 GB/T 20234.3-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 充电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21* GB/T 24347-2009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22* 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23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4* GB/T 24554-2009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25* GB/T 26779-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26* GB/T 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技术条件
27* GB/T 26991-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最高车速 试验方法
28 GB/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29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30*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31* GB/T 29307-201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
32 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33 QC/T 741-2006 车用超级电容器
34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35 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36* QC/T 838-2010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37* QC/T 895-2011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38* QC/T 925-2013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定型试验规程

  注:1.序号中加“*”标准实施时间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要求的实施时间为准。2.本目录将根据新能源汽车标准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附3: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评价指标说明

  为更科学地评价纯电动客车技术水平,特提出“单位载质量电能消耗量(Ekg)”指标,单位Wh/km•kg,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计算公式如下:

  E表示电能消耗率,试验检测项。电动汽车GB/T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试验中消耗的电能除以行驶里程所得的值,单位Wh/km;

  M表示附加质量,车辆基本参数。GB/T18386检测试验中的所需附加质量,单位kg,具体计算如下:

  1.最大允许装载质量小于或等于180kg,附加质量=最大允许装载质量;

  2.最大允许装载质量大于180kg,但小于360kg,附加质量=180kg;

  3.最大允许装载质量大于或等于360kg,附加质量=1/2最大允许装载质量。

  注:按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中定义:

  最大允许装载质量=最大允许总质量-整车整备质量。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54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