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出海:南北车海外订单达峰值
2014-12-29 14:12: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重新启动,并迈上新台阶:中方拿到了泰国首条800公里的标轨铁路建设大单。12月23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泰国总理巴育参观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并体验了京津城际列车,再次掀起了一股中泰铁路热。
这对于谋求“走出去”的中国高铁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在世界经济新一轮大格局中,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备受青睐。中国高铁企业频频斩获海外大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高铁开往世界的佐证。
中泰重启高铁合作
12月1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拟建设的中泰铁路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泰国期间,与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共同见证了《中泰两国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不过,因为泰国政局变化,这一合作前景一度被蒙上阴影。
此次中泰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不仅重新启动了高铁合作,而且合作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升级:本次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马普达普,总长度由去年商定的300公里增加到800多公里,而且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高铁在海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收获颇丰:
7月,由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正式通车,这是中国高铁真正意义的海外第一单,被称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首张名片;
10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中国有望参与莫斯科-喀山段的高铁招标,如果能够中标,将对中国的高铁出口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11月初,中国参与墨西哥高铁建设招标,虽然后来墨方单方面取消了合同,但其第二次招标中国中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11月20日,中国铁建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合同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项目;
12月16日,由中国铁建等四方组成的财团预计将获得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铁建设合同。作为东南亚首条高铁,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项目全长340公里,总投资约384亿林吉特(约678亿元人民币);
12月17日,“中欧陆海快线”高速铁路确认2015年中期开工,预计2017年通车,由中国负责打造。这条连接布达佩斯与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被誉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走廊”。
价格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高铁进入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推成本优势。南车集团有关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就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而言,中国产品比国外产品价格要低30%左右,这得益于中国企业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在人工成本领域占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产业链成本更低。目前中国拥有最全的高速动车组制造产业链,能够以更低价格采购到同样品质的零件。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一般是1.5亿元/公里。而韩国为2.5亿元/公里,德国约合3亿元/公里。
与此同时,交货期的优势也不容小觑。上述人士以阿根廷动车组项目为例说,目前只有中国的高铁列车企业可以做到当年签单、当年设计产品、当年交付。中国高铁产品线也是最全的,拥有时速从140公里到380公里等8种不同速度等级的产品。另外,中国还拥有占世界总里程50%的高铁网络,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运营数据库,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高铁实现出口的必要助力和推手。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开始掌握完全的知识产权,这是中国高铁的另一个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现有的和谐号动车组中,唯独CRH380A型车可以出口,该车所有零部件、子系统等,均是中国知识产权,其国产化基础则源自南车自身强大的技术团队。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高端制造一直是产业转型的先锋,而高铁可以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用高铁出口来带动国内的产业转型。
“开往世界的中国高铁”不仅仅是指高铁装备的整车“出海”,还包括动车组、城轨地铁、交流传动机车等为代表的高端列车产品出海,以及铁路机车、铁路货车、高速动车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场的全线挺进。
南北车海外订单达峰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和轨道交通装备的迅速发展,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家不仅包揽了国内所有动车组市场,还有80%以上的货运列车市场,以及大部分地铁车辆份额;而且在海外,两家凭借可靠的技术、丰富成熟的运营经验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了海外轨道交通装备市场。
根据德国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而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5家的总和。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海外订单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高铁开往世界的佐证。财报显示,中国北车2010-2013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44.87亿元、62.8亿元、96.6亿元、75.9亿元,中国南车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23.4亿元、61.3亿元、85亿元、64.2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海外订单均达历史峰值。今年1至9月,中国南车的海外订单新签超过20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北车的海外订单累计签约达15.4亿美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2月15日,中国南车又斩获新的海外订单,将为阿根廷一铁路改造项目提供机车及货车产品,总金额约17亿元。
据了解,目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产品已出口到六大洲约90个国家和地区,而在高层指导下的南北车合并,就是要打造“中国高铁”全球行的第一方阵。
- 发改委1.6万亿布局“铁公机” 发力稳增长
- 稳增长圣诞大礼:发改委两日批复逾2000亿基建
-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迈向新发展阶段
- 发改委再批两千亿城轨项目 10月来投资超1.3
- 不动产登记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信息全国联
- 房地产行业进入金融运营
- 我国高铁有望迎第二轮高潮
- 高铁出海激浪环球大潮 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
- 政策叠加效应对房地产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2015年上半年中证登或将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
商务部: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3.5% 外贸难达标
机器人处于行业低端 蛋糕再大也吃不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