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通管理办法正在变革
2014-12-26 14:48:1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中国汽车流通管理办法正在变革的前夜。
一边是豪华车无可奈何地补贴经销商们,一边是准备出台新管理政策的主管部门。前者或多或少屈服于市场的压力,后者则是当仁不让的政策调控之手。
12月中旬,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品牌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讨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据悉,《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修订完毕后,将于2015年正式实施。按照新思路,整车企业在产业链的强势及垄断地位将被削弱。
在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组织的全国各地汽车经销商会员专题讨论会后,经销商们关注点到几大变化,并将视为未来汽车流通业的利好。第一,新办法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改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去掉了“品牌”二字。虽然无法取消授权制度,但未来整车企业或将放开非授权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经销商的经营压力;第二,整车企业应该听取经销商的意见,而不是一味以强势自居。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整车企业不断通过强制压库、搭售车型等转嫁销售压力,导致了经销商大面积亏损或经营压力大增。这也是经销商对整车企业的最大抱怨之处;第三,品牌授权松绑。从过去整车企业对经销商授权一年一签,改为5年一签,并可自动续约。这减轻了经销商年末压库压力。过去,为了得到新一年的品牌授权资格,经销商们不得不在年终接受厂家冲量压库的要求。第四,打破进口车的总经销商制度,这主要出现在豪华车品牌中。过去,汽车经销商必须从总经销商处进货,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新政一旦实现,汽车经销商们将不必从总经销处进货,也不需要获得厂家授权,可直接从海外进口车辆。此举将降低该类汽车的成本,进而降低市场售价。
尽管看上去新政有利于汽车经销商。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新政可能令经销商和整车企业的地位变得平等一些,但真正赢得市场、走出困境还需要靠自身,而不能一味依赖松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刁建申表示,此次办法修订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经销商、主机厂等各方的利益。
征求意见稿第29条明确提出,供应商与经销商采取授权经营的,其授权经营期限一般每次不少于2年,首次授权经营期限不得低于5年。
有经销商表示,此举颠覆了行业普遍执行的每年一签的惯例,可以保证大部分经销商收回前期投入。
而商务政策、退出机制等经销商与供应商的传统矛盾也是征求意见稿焦点问题。比如,征求意见稿第34条提出:汽车供应商营销奖励等商务政策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不得对经销商有歧视性政策。
- 新电改方案网通过:售分开 电网不拆分
- 食盐专营结果仍在博弈 中盐:再延迟3年
- 绿色建筑新标准2015年1月施行 行业迎洗牌期
- 国办《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解读
- 解读:新能源汽车第三批免征购置税目录
- 水十条出台在即 四大领域成投资重地
- 我国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方案上报
- 台媒:中国将停止补贴LED芯片制造商
- 广告法修订案聚焦:10周岁以下孩子不得代言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解读:先涨工资再缴费?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创两年半新高
2014年白酒业惨淡收官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