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年末大爆发:二线房企频频一线抢地
2014-12-25 11:51:4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像李明这样想进入上海市场的开发商还有很多,12月末,上海迎来土地交易高峰——3天出让25幅土地。
12月24日,浦东新区黄浦江南延伸段前滩地区Z000801编制单元32-01现场竞价环节,格力地产(600185.SH)与上海弘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以总价16.14亿元斩获前滩宅地,溢价率高达127%,折合楼板价65832元/平方米。
然而,几个小时过后,纪录被再度刷新。三湘股份(000863.SZ)旗下两子公司(投资比例99%)与康晟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联合以18.61亿元竞得面积达13965.30平方米,位于浦东新区黄浦江南延伸段前滩地区Z000801编制单元36-01地块,溢价率113%,楼板价66629元/平方米。
“市场不缺钱,社会资本还是希望找到投资路径。”高纬环球资本市场部助理董事沈竹仕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世联行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4日中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总建筑面积4270.7万平方米,土地成交总金额4786.8亿元。
时至年底,各地都出现了土地供给潮。
据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出让公告,本周将有10宗商住用地进行拍卖。
“政策放松,市场回暖,政府为了今年的财政任务自然将会把土地进行释放。”睿意德策略顾问部总经理陈丽琳分析称,“开发商自然要加强自己的土地储备。”
但记者同时注意到,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高溢价拿地相比,二线城市土地出让还是以底价拿地居多。
“一线城市在政策制度上占据优势,由于限购政策的保持,未来一旦放开将为一线城市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此外,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未来个人若是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同时抛售房产,必然先行抛售二三线城市的房产。”沈竹仕告诉记者,“这就不难解释上海的土地供给虽然巨大,但是依旧不断出现成交新纪录,而其他二线城市多数还是以底价拿地为主。”
事实上,自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线城市土地一直很“抢手”。
11月26日,阳光城(000671.SZ)子公司上海富利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1.08亿元竞得上海杨浦区平凉社区03F5-01(平凉街道47街坊)地块,溢价61.41%。
11月21日,北京东坝南区1105-659、029地块被湖南富兴以13.8亿元竞得,溢价率达到49.2%。
11月10日,广州牛奶厂8宗地块以及天河东圃地块正式出让,吸引保利、华润置地、金地、龙湖、合景以及平安等21家房企及非房企参与竞争,8宗地成功出让,涉及土地出让总金额156.87亿。
“我们上海的土地储备已经不多,但是根本没有办法拿到土地。”某TOP10房企营销人员曾向记者抱怨。
“二三线城市库存不断攀高,资金纷纷涌入一线城市,市场和政策节奏相当,自然造成了今年二度地王的诞生。”沈竹仕分析称。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地王多数都是以中小开发商为主,比如格力地产在24日的土地拍卖会上共拿下两幅土地,三湘集团继10月再次高溢价拿地。
“中小开发商更多是通过地王项目塑造自己的品牌优势,所有开发商都涌入一线城市。”陈丽琳向记者分析,“随着未来楼市分化,中型房企更多将选择量少价高的项目进行开发,这样的利润率有保证,一线城市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未来市场将出现分化,一线城市在政策的利好和本身的市场下出现更多的机会,由于其抗风险能力强也会有更多开发商加入,而三四线城市可能会冷清许多,沈竹仕预测。
- 2015年明年棚改任务料增加 经适房和两限房规
- 住建部部署2015年不提调控 去库存仍是主线
- 万达商业地产上市 为三年来港股最大规模IPO
- 2015房地产:转型洗牌紧迫 涨价发财艰难
- 11月我国楼市火力全开 赶超“银十”
- 2017年房地产将面临危机 80%房企倒闭或重
- 2014年楼市冷清致近半房企业绩滑落
-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告别“一刀切”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止跌 明年市场压力不会小
养老保险并轨存缺口 万亿成本从何来?
高速公司毛利率居高不下 可超奢侈品业
交通部力挺公路收费模式 期待全民付税入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