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出台在即 四大领域成投资重地
2014-12-24 9:33: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已完成最后定稿并上报,有望于近期出台。
据测算,“水十条”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投资需求将达2万亿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2万元的“治水”投资将涉及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既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建设及村镇污水处理等四大块,这也是当前国内污水处理的重点领域。
四大领域成投资重地
王洪臣指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目前国内的水环境尽管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继续在恶化。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重的劣四类水质所占比重达18.6%,地下水质的优良率更是仅为10.4%。业界普遍期待“水十条”的发布能加速当前国内水环境治理步伐的加快,市场也希望由此掀起一轮新的水治理投资热潮。
王洪臣表示,按照相关统计数字预计,“水十条”实施后,未来中国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74亿立方米/日。这意味着在当前1.64亿立方米的基础上还需新建1.1亿立方米/日的处理设施,带动的投资规模为3500亿元;未来5到10年,中国城镇至少需要新修建80万公里污水收集管线,加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至少需要投入5000亿元。
“水十条”针对目前国内的既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也提出了相应任务。王洪臣表示,若以1级A水质标准来作为统一标准,仅计算现在建成的设施,预计提标改造至少需要3000亿元投资。
另外,污泥安全无害化处置,预计投资规模为500-600亿元;村镇污水处理方面,预计也将带动2000-4000亿元的投资需求。
PPP模式或成催化剂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2万亿元市场“蛋糕”诱人,但如果单靠政府财政投资,缺乏市场内生动力,其治理效果或很难达到预期。建议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其中,会将纾解市场困惑。
事实上,不少水治理上市公司已开始尝试以PPP模式来参与污水处理项目的投建。国内污水处理龙头之一的碧水源近期就宣布,将定增募资78亿元参与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其中PPP模式项目成为最大亮点。国中水务12月22日也公告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参与的湘潭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财政部首批PPP示范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社会资本欲以PPP模式参与政府“治水”项目,重要门槛是自身须具备技术和资本双重优势。目前已在污水处理领域耕耘多年,具备资金和平台双重优势的上市公司,无疑将率先受益。
“水十条”利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
整体看好智能制造、传统制造转型、国企改革等方向。
重点推荐:巨星科技、海得控制、南方泵业、金卡股份、众合机电、宝鼎重工、森远股份、润邦股份、金明精机、永贵电器、机器人、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徐工机械、太阳鸟、吉峰农机、吉艾科技、杰瑞股份。
机器人及自动化:近期三星、GE等大型科技公司宣布进军机器人自动化行业,全球范围内行业维持高景气。国内来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4.0或将同步于工业3.0进入中国制造。工业4.0是在工业1.0(机械化)、2.0(电力应用)、3.0(自动化)的基础上,采用Cyber-PhysicalSystems概念,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产生的新一代生产模式。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是开启这一时代的钥匙,成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巨星科技、海得控制。
能源装备及油服:本周油价跌破60美元/桶,或倒逼国内油服行业加快改革步伐。油服设备领域,资本开支在未来几年难大幅增长,民营油服进入大洗牌阶段。中长期看能源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短期看好海外拓展的油服企业,关注杰瑞股份、吉艾科技。天然气设备领域,金卡股份有望整合中小型燃气公司,布局物联网智能燃气系统,维持推荐。
海工装备及服务:配件国产化率提升推升国内海工产业景气,国际制造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推荐宝鼎重工、润邦股份。
环保设备:“水十条”出台利好污水处理产业,看好南方泵业的盈利模式优化。
核电设备:行业投资有望回升,景气度持续,关注丹甫股份、江苏神通。
公路养护:森远股份受益道路养护民营化,租售结合模式致业绩爆发式增长。
铁路设备:铁总再次调图增线,动车组需求向上。此外,南北车合并有利“高铁出口”,并可能加速进一步国产化。推荐众合机电、永贵电器、晋西车轴。
通用航空:空域改革加速推进,看好威海广泰(地面设备)、洪都航空(整机)。
工程机械: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行业景气有望提升,看好徐工、厦工、柳工。
- 我国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方案上报
- 台媒:中国将停止补贴LED芯片制造商
- 广告法修订案聚焦:10周岁以下孩子不得代言
- 国四柴油标准2015年起实施 或催生万亿市场
- 解读:新西兰婴儿奶粉出口标签新规
- 2015年氮肥磷肥将实施统一出口关税税率
- 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有望2015年推行
- 国务院:乙烯进口关税由2%下调至1%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要点》解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