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消费税成为地方主要税种?
2014-12-25 16:55: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中国成品油价开始迎来税收调整窗口期。
原油市场失速下坠到地狱,截至12月10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88美元,报收于每桶60.94美元,跌幅为4.5%。2015年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美元,收于每桶64.24美元,跌幅为3.9%。11日,美国原油价格五年来首次跌破每桶60美元,跌破重要心理支撑位。按照规则,中国进入调价窗口期,当时很多分析机构预测,中国汽柴油对应下调幅度520-540元/吨。政府会大幅降价还是继续提升消费税?市场争议极大。
谜底揭晓。
发改委12月12日通知,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测算,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670元和640元。根据12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12月13日零时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28元和0.16元,折合每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少降500元和240元。两个因素相抵,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400元。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提升了下述一系列相关油品的消费税,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现行的1.12元/升提高至1.4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现行的0.94元/升提高至1.1元/升。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上述提升将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上一次增加消费税400多亿,这一次再增加几百亿,政府税收大幅增加。我们与日本、韩国等国并驱齐驱了。以汽油为例,欧盟和韩国流转税税负占油品销售的50%左右,日本为40%左右,中国在两次加税之前为32%,现在调税之后为40%左右。
官方表示,上调消费税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抑制能源过度消费,事实上,此次增加消费税是政府利用时间窗口增加财政收入、进行税收改革的办法。部委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这次政策调整,仍选择油价下行时实施,不仅没有因提税导致油价上涨,还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兼顾了宏观调控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潜台词很明确,找到一个时间窗口加税同时还能实现油价同步下降,不容易,此时不加,更待何时。
从目前的CPI、PPI、固定资产投资来看,经济处于紧缩周期,油价下行对石油生产企业不利,由于生产企业加工生产所需时日,对炼厂的利润有明显拖累,甚至航空企业都受到负面影响:航空燃油价格与附加费同时下降,对航空公司不利。航空燃油附加费9月以来连降4个月。国航上半年客运量4014.4万人,按每人40元计,国航降费9月来月损失约2.67亿元。航油价格6月到12月2日下跌了25%,10月国航航油采购总量34.1万吨,航油成本占比高达40.8%,月成本减少了2.34亿元。事实上,航空公司少了一大块利润。重要的是,中国储备的原油价格可能并不低,目前下跌使成本上升。
油品税收是重要税收,并且比房地产税收还要稳定。未来地方政府将越来越依靠消费税,靠消费税养活自己,提高油品消费税可以看作是未来消费税大规模转型的先声。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营改增”推广还剩下一年时间,财政部测算明年年底在营改增全部完成后,其减税规模将达上万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税收损失。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上,财税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围绕“六税一法”展开,对地方政府而言,重点通过“六税”改革,特别是资源税、消费税等税种的改革,适时培养地方政府新的主体税种,成为平衡央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细则,已由财政部各司局完成,正待部级领导会签。消费税有望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税种。
消费税改革是大势所趋,此次消费税上升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主导,不合规不合意,规则允许相关部门行使一定权力,但不应该享有没有决定权,更没有税收制订权。
改革取得支持,重要的是以程序正义获得民意认可,否则容易为自己制造敌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是消费税的纳税人。
- 邓浩志: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大势所趋
- 叶檀:不动产登记条例想像空间极大
- 盛博:一场新的全球金融战已打响
- 易宪容:不动产登记对楼市将产生深远影响
- 盛博:被油价暴跌强烈冲击的国家盘点
- 徽湖:2014年楼市出现冰火两重天
- 郭施亮:18只股票上新闻联播的背后
- 段绍译:“黄牛党”创造财富?
- 易宪容:人民币将进入新一轮的贬值周期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创两年半新高
生物医药行业并购热潮持续升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