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天:经济新常态就是告别房地产时代
2014-12-11 17:16:2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中央经济会议召开,但到今天仍然没有透露任何会议消息,现在都是媒体和专家的猜测。
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经济新常态”。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没有人讲清楚。大概是增长速度在7%左右,稳中求进,经济结构调整等。
十八大以来,中央指导经济工作绝不提的是什么?房地产是前些年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生命线。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一次两会,房地产总是关注关心的核心和重点。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GDP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十八大以来,习李在所有的场合,几乎不讲任何涉及房地产的话。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玄妙之处。
中央为什么不讲房地产?不讲就是对房地产的态度。
现在中央以经济新常态来表述中国经济,其最大的常态,就是告别房地产时代。
- “猎狐2014”将结束 503名中国人遭全球通
- 叶檀:什么样的资金在进入股市?
- 徐斌:疯牛行情是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贴现
- 盛博:万亿成交让A股还能“疯”多久?
- 郭施亮:万达与阿里,谁的野心更大?
- 我国继续为马尔代夫提供紧急援助
- 徐斌:新一轮信用扩张体现在股市泡沫
- 郭施亮:“疯牛市”还能走多远?
- 叶檀:上海自贸区金改关键细节成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