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总体增速放缓 行业转型须可持续发展
2014-11-19 11:52: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曾使“中国制造”颇具竞争优势,但近年来,中国纺织业的这一地位正逐渐被撼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18日在广西桂林出席首届“十如论坛”时表示,随着近年来外部形势的变化,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式也在发生转变,行业总量规模有所扩大,但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相比较,增长的势头显著的减弱,中国纺织行业出现总量规模增速,总体呈现逐步放缓走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了4850万吨,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7.4%,年均增长5.5%,而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2001-2010年年均增长11.7%,增速下降6.2%。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2014年度三季报也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受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消费市场持续疲软等影响,各子行业营收增速受到负面影响仍然延续。家纺、鞋类和休闲服饰以及其他子行业出现营收分化,男装、女装、饰品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均下滑。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人均工资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邻国。棉花价格持续高于国际市场30%以上,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基本上不复存在。加之节能减排形式严峻,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等问题,导致2011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步入由高速向中速增长换挡的新周期。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纺织业在品牌营销上比不过欧美,人力资源上稍逊于越南、老挝和印度,已居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中国纺织业要成功转型,就得要破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论坛期间,全球最大的全棉衬衫制造及出口商溢达集团针织布厂总经理程鹏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国纺织业应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用信息、知识技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低价格、低质量”的“拼价”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只有高质量、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更具竞争力。
由中纺联发布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中明确指出,努力在2020年实现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强国等四大战略目标,要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在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实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企业的责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目前来说是迫切的。我们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得通过多领域开展交流和协调来达到整体和谐。”她说。
十如,指整个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单位,如人和自然,都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由溢达集团举办的这场论坛,旨在思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探索一个平衡经济增长与人文生态的新型发展模式。
中国纺织行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人均工资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邻国,棉花价格近三年持续高于国际市场30%以上,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基本不复存在。中国政府在面对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低碳、环保方面的监管标准及任务要求更趋严格。依托附加值提升,纺织行业在2012年实现了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分别下降25%,2011年单位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30%,但能源、资源消耗的绝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进展相对缓慢,与政府对排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完成到2015年比2010年总量减排10%的约束性任务压力很大。
由此可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成为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 地板企业需加强三四线市场挖掘能力
- 国内销售疲软 彩电行业拓展外销成发力点
- 风电设备“走出去”成利润新增长点
- 我国麻纺业亟待开发终端品牌产品
- 纺织业转型升级须适应“新常态”
- 医养融合成老龄化健康管理新模式
- 我国银饰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 石油新秩序将来 我国可能加紧进行原油战略储备
- 行业标准缺失 铝门窗需建立品牌建设体系
多国出现禽流感疫情 疫苗概念股望引关注
千亿丝路基金促基建出海 基建企业迎发展新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