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脂油料大会解读:大豆压榨前景堪忧
2014-11-7 16:25:1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周学军表示,今年已成为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的拐点,现在已出现大豆供应宽松的局面。
在过去的10年,全球大豆的需求10%是因为中国需求带动的。在将来的10年,中国难以保持这样的增速。在过去20年间中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压榨行业快速扩张期间,虽然大豆市场是有跌宕起伏、坐过山车的情况,但是总体的趋势是向上的。周学军认为,如果市场处于相对下跌的态势,单纯从加工利润的角度去看,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内大豆压榨工厂的新建产能每年接近1200万吨产能增加的速度,相当于每年建12个3000吨日加工的大豆加工厂。目前整个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差不多55%左右。如果说我们将来继续保持产能扩张的速率,将来行业产能利用率应该来得更低,整个行业平均开机率将会降到50%以下。过去的10年不止是中国的压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大豆加工产能增长速度都是很惊人的。与中国相媲美的是南美的阿根廷,大豆压榨产能在过去的10年期间翻了一番以上。
“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以压榨成本计算,绝大部分情况下压榨企业是无法去获取利润的。”周学军解释,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国际大豆市场总体上是上涨行情,中国压榨企业是天然做多的行业,用历史成本来算,利润非常客观。国内很多企业以产能为基础,建立了很多投机和贸易的头寸。但商品市场不可能只是单边的趋势上涨,如果像今年出现熊市的结构市场,对整个压榨行业形成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排除在期货市场里做套期保值成功的,大多数还是承受比较大的风险,通过大的交易想从市场赚钱来弥补加工这块的成本,这是不可持续的。
周学军认为,如果中国的豆粕和豆油需求在将来10年或者20年不能保持5%的增长,国内压榨行业面临的挑战是产能利用率仍然会偏低。要想把1.6亿吨的产能都利用上,甚至达到8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学军表示,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可能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中国肉类或者动物蛋白进口政策调整。如果肉类和所有动物蛋白产品的进口放宽,这对压榨行业是有冲击的。与巴西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原料成本远远高于巴西甚至美国。中国整个大豆压榨行业的扩张仍然是蛋白需求驱动,而不是油籽需求的驱动。
周学军呼吁整个压榨行业要停止新产能的建设。他表示,再增加新建工厂,有可能会成为压跨行业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有抱负的企业需要扩张,可以通过合并和收购来实现增长。逐步淘汰低效产能,整个行业应该把目标放在改善利润上。
- 广交会出口成交额创十年新低 分析人士:外贸进入
- 第116届广交会采购商和成交量遇“双降”
- APEC峰会今日启动 三大议题确定 中美角力成
-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点解读:定调法治经济 依法治国
- 2014“孵化创新能力提升”活动周在西安举行
-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全解读(附公报全文)
- 第三届储能技术中国国际论坛隆重召开
- 广交会成交惨淡 圣诞季订单几多?
- 十八届四中全会今日闭幕 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将面
今年中国自行车业出口企稳 增速逐月攀升
满洲里自蒙古国进口原油量暴增1144倍
政府着力推进石墨烯的规模化应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