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钱去哪了”不能由投资者买单
2015-1-23 16:14: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而此次,市场终于决定“用脚投票”,1月10日,泸州老窖大跌9.57%,盘中更是一度封住跌停板,全天成交额达到16.52亿的历史天量。而盘后龙虎榜数据则显示,当日卖出泸州老窖的前五大席位均为机构专用,累计净卖出金额达到2.63亿元泸州老窖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预计将对前述三处50,000万元存款在2014会计年度按4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故而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对5亿元下落不明的存款计提坏账准备金,进而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泸州老窖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假惺惺”。因为在该公司的公告发出之后,泸州老窖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就直接低开了近9%,持有其股票的投资者,一个都无法回避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因此,这种提醒对投资者来说意义不大。真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5亿元存款不见了,责任要由投资者来承担?按40%来计提坏账准备,这实际上是把损失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让投资者来为泸州老窖的存款丢失来买单。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5亿元存款是谁丢的,就应该由谁来负责赔偿。如果不解决这种责任制问题,丢了再多的存款最终都是由投资者来买单,那么,泸州老窖公司的存款就会永远地丢下去,直到该公司破产垮台为止。这实际上也正是泸州老窖的存款之所以会丢失的原因。正因为任何人都不需要对存款的丢失负责,所以谁都可以把存款存到外地去,谁都不关心存款的安全,以至存款被人挪用了甚至是盗走了都不能及时发现,这种完全对存款安全不负责的做法,无疑是导致泸州老窖存款丢失的首要原因。可以说,在这种管理机制下,泸州老窖的存款丢失是一种必然现象。无非是存款丢失在什么时候出现,丢失的金额到底会是多少而已。所以面对存款的丢失,必须追责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谁经手谁负责。就算真的赔不起,也应该让当事人倾家荡产,去把牢底坐穿。而在追责没有完成之前,就不应该计提坏账准备,急匆匆让投资者来买单。
而在谈到追责问题时,少不了要谈到泸州老窖的风控机制。为什么泸州老窖的巨额存款被盗取之后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泸州老窖的内控环节是难辞其咎的。通常说来,一般账户是不能提取现金的,只能通过转账转出在银行账户上的款项,而转账需公司开具加盖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印章、财务人员印章等要素齐全的转账支票。据上证所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货币资金管理环节,包括货币资金的入账、划出、记录、报告、出纳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授权等。一般来说,银行对公业务管理包括“定期对账”制度,如果上市公司开通了网银和短信提醒业务,那么一旦有资金划转,上市公司可随即查账发现或收到即时通知。5亿资金不翼而飞,公司要到取款时或在进行风险排查时才发现,足见泸州老窖风控管理漏洞有多大。由于风控机制不到位,这无疑是导致泸州老窖存款丢失的又一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包括泸州老窖、湘酒鬼在内的酒企推行的“存款卖酒”的营销模式,同样也是导致泸州老窖巨额存款丢失的诱因。实际上,一年之前,湘酒鬼1亿元存款被盗同样也与这一“存款卖酒”的营销模式有关。把钱存在银行里,让银行帮忙卖酒,这种以权营销的模式本来就是一种误入歧途的模式。而在“卖酒难”的情况下,这种营销模式又进一步加大了异地存款的风险,同时也给内鬼与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所以,面对酒企异地存款一再丢失事件的发生,叫停“存款卖酒”的营销模式势在必行。而从风控管理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将异地存款的风险控制列为重中之重。
- 易宪容:金价今年为何又开始上涨了?
- 盛博:“倒奶杀牛”真相解读
- 姚树洁:胡春华成了腐败官员的二号杀手
- 徐斌:中国经济最后一只“靴子”还未落地
- 不执着:巨额存款频频失踪给谁敲响警钟?
- 盛博:沪指暴跌 证监会否认打压股市
- 郭施亮:牛市,请你走慢点!
- 易宪容:瑞郎“脱欧”为何引起人民币贬值?
- 叶檀:资产证券化时代快速到来?
中国A股市场暴跌暴涨值得反思
2014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