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楼市关键:房地产政策如何真正落地?
2015-1-23 11:32:0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4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购房者和开发商均深陷“观望”泥潭——房企推盘节奏放缓、拿地激情不再,购房者迟疑徘徊、投资买房金额减少。对此,光耀东方集团董事长李贵斌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2014年,全国的房地产业消费信心指数逐渐走低,但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刺激政策在逐渐释放。
从去年年初“分类调控”得以明确,到“限购”、“限贷”、“限价”等重重枷锁逐步放松、降息等政策推出,再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靴子落地,2014年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渐趋明朗。
在一系列政策影响下,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近9%,再创年内新高。
在李贵斌看来,2014年出台的这些房地产政策如何真正落地,将成为影响2015年楼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房地产金融政策为例,李贵斌表示,“比如经营性物业贷款应借鉴国外经验,贷款期限20年左右为宜等”。
另外,面对房地产市场下行、房企投资风险加大等问题,李贵斌表示,“希望尽快清理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调节逐步回归市场化,长效机制逐步取代短期调控手段。2014年以来,限购、限贷等调控手段已经逐渐退出,包括保障房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房地产税立法、土地制度改革等在内的长效调控机制正逐步建立,通过长效、可持续、稳定有效的市场和经济手段使房地产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展望2015年,我国逐步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配套制度,并预计于2016年全面实施,为房产税的实施及长效机制的完善奠定基础。同时,房地产税立法及改革工作逐步推进。此外,预计未来仍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棚改等保障性住房的合理用地需求。整体来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将更趋于长效、稳定,从而促进市场建立自身的调节机制,保障长期稳定发展。
不同城市市场呈现明显分化,地方政策调整也更趋灵活。各城市将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信贷、财政、公积金等政策调整。近年来,不同城市的价格、供求结构等市场特点差异性愈加明显,各城市也应“因城施策”,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从方向上看,在市场仍存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多数城市或将出台适度放松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发展,从户籍制度、公积金制度、契税财税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需求入市。而对于长期供求矛盾问题突出的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将通过执行较为严格的差别化信贷、公积金及财税政策,优先保障自住型住房需求。由于市场环境不同,预计未来城市间的调控措施和力度的差异仍将继续存在。
- 美国商务部:中国产轮胎存在倾销行为
- 摩根大通:今年中国房价下降2%-3%
- 海尔地产开年50亿元布局青岛济南
- 深圳写字楼未来三年将迎供应高峰
- 四川将全面取消住房限购限价政策
- 时隔16年重返足坛:万达4500万欧元购马竞2
- 一季度房价或企稳 杭州等五市房价跌回五年前
- 2015年房贷将“前松后紧” 一线城市成交活跃
- 年末我国房价结束颓势:深圳率领先开涨
中国A股市场暴跌暴涨值得反思
2014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
“一带一路”规划获近60国家参与 将发多个语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