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木产业销售遇冷洗牌加剧 业内呼唤理性回归
2015-1-22 16:24:3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原材料来发展红木家具,那么整个行业都会死。”福建仙游贡品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福星感叹道,对于中国红木行业来说,寒冬不仅没有远去,甚至还在加剧。
另据国家海关木材进口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红木184.6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1.55%;总金额达24.05亿美元,约147.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85%。可是自3月达到峰值后,进口数量和平均单价都呈持续回落态势。
近几年人工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好的木工师傅月薪都在万元甚至数万元以上;再加上国际贸易中的出口限制,老挝、缅甸等地控制红木出口而抬高价格,造成红木的价格被迫上涨。
“从内部原因看,由于红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大量的采购导致原材料短缺,而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在进一步增长,推高了原材料的价格;在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由于家具厂商集中青睐一些原料,导致需求上升,价格上涨。”朱翔进一步强调。
在经历近年来高歌猛进式的涨价潮后,目前我国的红木家具市场一片黯淡。记者日前在福建仙游县了解到,集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于一身的红木家具难挡市场寒气,一面是产品销售遇阻,另一面是产品同质化突出、无序竞争激烈。
作为全国最大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福建仙游县被喻为红木家具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数据显示,该县现有古典工艺家具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6万人,去年产值330多亿元,目前市场上80%左右的高端红木家具产品均被仙作包揽。
“今年是中国红木家具市场行情最严峻的一次。以仙作为例,去年高端家具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一半左右,利润额下滑15%左右。”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邓雪松认为,仙作家具目前还在用名贵材质走低端批发路线,尽管整体地方产业规模已颇客观,但多数企业并没有抛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13年6月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33种红木树种中的7种列入管制物种,提高了贸易门槛,引发了红木原木价格狂飙。受此影响,仙游当地许多红木企业一哄而上。整个行业乱哄哄的,缺乏足够的理性”。林福星透露,目前有六成以上的红木家具商销量下滑,甚至有的亏本经营,能做到保本都不容易。
高速增长确实也让仙作红木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问题成为不少商家最为头疼的问题。
“无论是款式,还是工艺风格上,仙作古典家具同质化比较厉害。可以说,一半以上的产品彼此模仿,同样一个家具物品摆放在哪个店铺都行,看不到丝毫差别。”邓雪松说,“仙游红木家具行业最不缺的是技艺,最缺的是心态。”
福建省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飞认为,仙游红木企业绝大多数是小而散的家庭作坊,缺乏设计人才,大部分企业一直模仿较为畅销的设计样品。产品同质化导致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个别企业为了回笼资金,甚至不惜亏本出售产品。
“仙作红木家具产业正面临着阵痛期,”邓雪松说,“之前仙游的大多数都是短线产品,用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而缺乏充满自身文化内涵的长线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当前红木家具销售“触冰”,但市场的理性回调却可以挤兑市场一些炒作泡沫,摒弃炒作资金入场,让红木市场竞争更有序规范。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会长黄福华说,随着原材料的不断延伸和消费群的变化,“新材料”、“新中式”、“新工艺”将成为未来红木市场消费的一种主流,消费群体也会逐步趋向年轻化和大众化。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名誉会长何锦驰说,目前仙作产业正在面临一个洗牌加剧的过程,如何推陈出新,挖掘古典家具中蕴藏的文化底蕴,“或许这就是仙作产品解决行业困惑的关键所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越在困境之下越要创新,“仙作”产品应当通过材质、设计和工艺的创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向中高端和大众化并重转型发展,不断研发适销对路、面向大众的产品,拓宽红木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现在不少企业寻找比传统材质便宜的原木材料,很多做红酸枝的家具厂都会兼做一些其他材料的家具,缅甸花梨和非洲花梨是使用最多的替代材料。”福建山中古典工艺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国松说,公司去年销售额不降反增,达到3亿多元,主要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注重产品研发,改进传统工艺,规范各道工艺制造环节的管理,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拓展,销售群体逐渐走向大众化。
据仙游县县长郑亚木介绍,仙游县目前也相继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引导小作坊、小企业适度转型,对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资金担保等方式,先后为红木家具企业融资50多亿元,全县共有20多家工艺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明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扩围
- 我国MIR162转基因玉米获进口许可
- 环保约束加严 我国造纸行业寻求新突破
- 化肥产能过剩严重 政府补贴被指罪魁祸首
- 巴西走私牛肉风波频上演 加剧肉牛产业萎缩
- 湿巾将主导医疗防护市场 国际掀起投资热
- 廉价进口大米大军压境 国产米业加工厂陷困境
-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总体框架最快年
- 国务院举措加速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财政收入增速创新低 国务院挤存量指向财政库底资
2014年全国棚户区改造约2100万户 棚改攻坚战启
国内首现五星级酒店倒闭 行业结盟“抱团取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